因为离家较远,不能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只能周末打电话问候,家长里短地聊。前两天,聊着聊着,我说起现在孩子在县城读书,由爷爷奶奶接送。母亲很不放心:“他们能带好吗?”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孩子都是我自己带在身边,孩子和爷爷奶奶不怎么亲,母亲是了解的,所以有此一问。我赶紧安慰母亲:“能带好,现在爷爷奶奶待我们可好了。说以后要跟着我们养老,现在帮忙带孩子。”母亲喃喃接道:“那就好,那就好……我就知道,有一天他们会知道你的好,会愿意待你好……”声音哽住,电话挂断了,但我知道,母亲哭了。
我拿着电话怔了好久,不知道这件事对母亲触动那么大。我也不知道原来母亲对我的生活这么上心。
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我是一个活泼而任性的人,平时不够谨言慎行,花钱大手大脚,公婆对这样的儿媳总是不太满意。也不过是不满意而已,其实也算不上有什么大矛盾。但我的嘴巴没把门的,和母亲聊着聊着,总会流露出来。不曾想居然成了母亲的心病了。
想起小时候,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母亲种很多菜。每到集日,都会挑上满满两箩筐去集市上卖,换回我们爱吃的肉类和零食。如果我闹着要跟着到人多的集市,母亲不管挑得多重,总会腾出一只手来紧紧拉住我的手。
上中学后,我变得很叛逆不听话,有一次不知为什么居然和母亲赌气一个月不说话,后来母亲病倒了,她拉着我的手哭:“父母总是为你好的,你怎么这么倔呢?”
再后来,到婚嫁的年龄,我听到母亲跟父亲说:“这孩子任性,不要逼着她,我只有这么个女儿,我怕她一怒之下嫁得远远的,我上哪儿找她去?”
想到这里,我鼻子一酸。没想到母亲一语成谶,虽然我不是一怒之下,但真的嫁得远远的。几百公里的路程,那么长,那么远,对于严重晕车的母亲来说,简直是像天堑一般不可跨越。由此,母亲只能在电话里听听她唯一女儿的声音,在一年长长的牵挂里期盼着过年那几天短暂的相聚,然后再接着漫长的牵挂……
我以为,自己成家立业了,父母总该放心了。我也以为,自己跟父母向来报喜不报忧,父母实在不必担心。可是,在父母心里,孩子的点点滴滴都是头等大事,他们担心孩子是否平安,心里是否快活。这通电话母亲哽咽的声音,让我读懂了母亲的心。在父母心里,孩子再大再懂事也还是他们的孩子,是那个需要他们领着走的孩子,是那个时刻让他们牵挂的孩子。
母亲的牵挂,是小时候紧紧拉着你的那双手;是为你的任性留下的辛酸泪;是电话里对你的声声叮咛……
母亲的牵挂,是伫立村头翘首盼望你回归的身影,那身影,那牵挂,被岁月拉得那么悠远,那么绵长。
新闻推荐
“我是农民,提交议案建议也离不开农村农民。”满怀希望笑盈盈,怀揣民意沉甸甸,笑称自己是提着“一箩...
乐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