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海是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之一
凤山是一个革命老区,是右江农民革命运动的发祥地和策源地之一。近年来,凤山县作为旅游胜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2010年该县成功申报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并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验收,2013年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目前已被列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范围。2014年,凤山将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的中评估。
磨砺十年 乐业凤山获“世界级”公园称号
7月29日,记者走进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距离凤山县城22公里的三门海景区,但见游船悠悠,进入一重重天窗奇洞,柳暗花明,洞中水声潺潺,加上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据介绍,以巴马为中心的盘阳河流域为长寿高强度区域,而凤山的三门海景区正好在盘阳河长寿区域的源头,因此吸引了众多游人。景区周边各种饮食店、特产店、农家旅馆等方兴未艾。
在三门海景区,已经打着“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招牌。
2010年10月3日,乐业县与凤山县迎来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乐业—凤山地质公园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广西第一个进入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的景区。
虽说实至名归,但由于标准高、程序复杂、竞争激烈,这块牌子能申报成功,实属不易。从2002年创省级地质公园开始,2004年、2005年分别获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称号,2008年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获得国内推荐评比第一名,2010年6月通过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考察,乐业、凤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终于成功敲开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大门。
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包括乐业大石围天坑国家地质公园、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八大景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拥有喀斯特天坑、天窗、峰丛、峰林、坡立谷、岩溶泉、洞穴、地下洞穴长廊等“世界级”地质遗迹,世界特有大石围天坑群、三门海天窗群、穿龙岩大型洞穴博物馆以及凤山的世界长寿之源和养生胜地、乐业的兰花之乡和大熊猫化石等,构成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打造品牌 两县人民急盼开通二级路
名头来了,可怎么打造却是头等大事,而整个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所涵括地区的交通、景区的基础设施等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凤山和乐业如今有了一张很好的名片,更应该共同努力利用好这个名片来打造品牌,争取各方面联动、相互带动。”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两县有关部门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两县要更加紧密联合在一起,交通最重要,最希望就是凤山和凌云、乐业能尽快通二级路。”该负责人介绍,凤山县西边连接凌云、乐业县,虽一直以来已有县道连接,但是路况很不好,不利于旅游发展。
今年5月,凤山至凌云的二级路开工仪式已经启动,8月份开始动工。而凤山至乐业的二级路则一直在争取中。“如果二级路争取不到,也要争取一条旅游专线。”该负责人满心期盼地说,目前全县境内只有23公里二级路,且山区路等级低,可进入性差,旅游线路无法延伸,不能满足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重点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和联动的发展需要。
山水相连 百色凤山共谋发展
凤山县,不仅具有“世界地质公园”的名头,更是源于其拥有的长寿文化,与巴马、东兰及百色市内的凌云、乐业等县同处在一个长寿带内,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并已被列入正在打造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范围。可以说,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世界第五个长寿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乐业与凤山孕育着深厚的长寿文化;凤山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区内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将地质公园、自然风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是一个集观光旅游、科研科普、休闲度假、民俗体验、革命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据悉,下一步,凤山县将继续挖掘凤山地质公园长寿养生资源文化,丰富旅游文化需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凤山的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凤山旅游可持续发展。
“凤山县,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不管是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还是长寿养生文化,或者是红色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都与百色很多县份的情况惊人地相似。我们应该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当地旅游局一名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武学迷”内外兼修 集众长创“乐太极”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吴宝田在耍吴氏太极刀法吴宝田吴...
乐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业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