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湿冷,赶紧穿上厚衣服
■本报记者 张芳琳
通讯员 梁岱云 陈业国/文
记者 段柳健/图
阴雨、霜冻甚至雪花,冬天的元素接踵而至,相比之前,这两天广西进入了更为严寒的日子。记者翻了一下去年的记录发现,去年同期邕城在一股暖湿气流的撺掇下气温飙升到25℃左右。相比之下,今年南宁入冬的时间比正常年份略偏早了点,未来几天将继续低温寒冷天气,由湿冷转为干冷。
1 今冬八桂初雪飘落桂西
从13日开始,广西的这场雨已经连着下了4天了,冷冷的冬雨让人又爱又恨:终于脱离了干燥的捆绑,还让空气质量好了起来;可是湿漉漉的雨天也有让人犯难的地方,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仍觉得冷到了骨子里。
昨天一觉醒来,朋友们QQ和微信上的信息都被寒冷的天气占领了,“许久没有这种冷到手麻的感觉了,原来南宁的冬天也会那么冷!”“天气越来越冷,是自己体质下降了吗,还是年龄的原因?”
此外,微博上还到处转发广西不少地方下雪了的消息。据悉,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下在了桂西北一带,从气象部门监测到的情况看,这场雪从15日10时开始下,到16日8时才停下来。其中隆林县德峨、金钟山,田林县老山、平山、浪平,乐业县唐英、金达、大石围一带出现了降雪和道路结冰,南丹中堡、月里出现了雨夹雪天气。
人们一般会觉得,当近地面气温高于0℃时是不会下雪的。其实不是这样,在高空形成的雪花,穿过大气层时有可能会融化成雨水降落,但如果低层大气的气温不足以融化从高层飘落下来的雪,雪就会以固态的形式落到地面上。所以即便当地白天的温度在6℃时,也有可能下雪。
2 广西已到入冬的门槛
其实不只在百色一带,在桂林的猫儿山也出现了银装素裹的雾凇景观。可以说,冰雪是此次冷空气给八桂带来的极致影响,但是此轮天气过程给广西的影响远不止这些,超乎往常的降雨量比降雪更加“疯狂”。
广西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高安宁说,此次降雨过程可以称得上是极端天气事件了,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强降雨范围广。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13日夜间开始,广西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从13日20时到16日16时,全区有41%的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93%的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可能这样的数据还比较抽象,高安宁进一步解释,到目前为止12月全区平均降雨量为91毫米,而历年12月份全区的降雨量只有30毫米左右,今年已是往年的三倍。
在雨水的拉扯下气温更是明显下降,15日全区日均温9.2℃。16日也未突破10℃,当日全区最低温在桂东北海拔较高的地方,其中全州天湖零下3℃,灌阳的海洋山零下2℃。预计本周广西的日均温也都会在10℃以下。按照气象学上的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就算进入冬,这也意味着,从15日开始广西一只脚就已经踏进了冬天的门槛。
3 南宁经历12月少见强降雨
12月还能出现这么大的降水对于南宁来说也是少见的,用南宁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莉的话说,60年中只出现过7—8次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冷空气与较强暖湿气流“无缝衔接”。
从13日开始,南宁市大部地区连续3天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3日8时到16日8时,有82个村镇3天累积雨量超过100毫米。而16日是这几天来气温最低的一天,日平均气温仅有8℃,大明山天坪观测站录得最低温0.5℃。气象专家说,这还是在半山腰,如果是在山顶气温可能在0℃以下,也许还会出现雾凇。
11月份台风“海燕”也曾给南宁带来比较大的降水,11月中旬之后雨水就偏少,进入12月更是难觅雨水的踪迹,南宁部分地区出现了气象干旱,连晴多日还出现了雾霾现象,空气质量一度受到影响。13日暖湿气流还没有那么强盛,降雨不太明显,南宁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从13日晚到15日在兴宁区和邕宁区发射了火箭弹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既有利缓解了干旱也极大地改善了空气质量。
新闻推荐
农民售“空气” 老板赚“财气” ——乐业“生态补偿”美了村庄富了农民
本报记者 徐顺东 本报通讯员 吴桂群乐业县城往大石围天坑路边有一个叫牛坪的村庄,全村200余人,这里山险、水秀、洞奇、树...
乐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