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伟玲绘制
8月8日,《当代生活报》刊登了一篇《百色孝子骑行千里为母征祝福》的文章,报道了乐业县同乐镇达存村21岁在读大学生吴雨泽从北京骑自行车回百色,一路为母亲征集陌生人的祝福和各地印章,为无法行走的母亲送上一份儿子最真最深的祝福的事情。报道刊出后,立即引起了百色市民的强烈关注,市民纷纷致电本报,表示支持吴雨泽的行为。
孝子做母亲的“腿脚”和“眼睛”
吴雨泽,21岁,海南大学大二的学生。7月30日,他从北京出发,骑自行车回百色。此时,他身无分文。他这样做只是为了母亲的小小心愿。
吴雨泽家住乐业县同乐镇达存村,母亲姚桂根因事故截去双腿,她有个心愿:骑自行车,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惜的是,姚桂根没有了双脚,外出极为不便,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村子。
为此,吴雨泽想到了做母亲的“腿脚”和“眼睛”,替母亲骑自行车,看世界。
“母亲骑不了自行车,我替她骑;母亲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我帮她看。”在电话中,吴雨泽告诉记者,他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目的就是在旅途中征集陌生人对母亲的祝福,并记录所看到、收集到的一切,带回家中,送给母亲,作为一份儿子最真最深的祝福。
市民致电本报支持吴雨泽
吴雨泽事件于《当代生活报》见报后,引起了百色市民的强烈反响。
“如果我是那位母亲,我想我可能会很感动,儿子了解自己,把自己的心愿放在心里,把儿子养这么大吃再多的苦也值了。”市民梁小姐表示,她十分支持吴雨泽的行为,“孝顺是什么呢?就是老人需要什么,用心就给他们什么。”吴雨泽骑行千里,替母亲看世界、为母亲征祝福,帮母亲实现心愿,是在用心行孝。
“行孝要及时。”市民赵先生致电本报表示,他看了吴雨泽的事件后很感动。“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他用行动去为他妈妈实实在在地做一件事情,比做什么都好。”赵先生表示,吴雨泽的千里骑行,所收获的不仅是母亲的心愿,他还可以在旅程中获得锻炼,这样的孝心行为应该在家乡的媒体加以宣传和倡导。
为此,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正在旅途中的吴雨泽,倾听吴雨泽的心声和收获。为此,本报开设了《小记电话连线吴雨泽》栏目,记者将每天连线吴雨泽,跟踪他的行程,把其旅途中的见闻、趣事和收获与读者一起分享。同时,本报另一路记者已经前往吴雨泽的老家乐业县同乐镇,探访吴雨泽行孝背后的感人故事,敬请关注。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陈伟玲)8月29日,广西南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百色分公司向乐业县同乐镇龙门村小学捐赠50万元,用于帮助该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
乐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业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