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残疾 面对生活不言残
双胞胎姐妹卢秀林、卢秀莉,1973年出生于百色市乐业县,两人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小腿残疾,属二级残疾,不得不终身与拐棍为伴。由于长期坐着,她们常常会全身发麻酸痛,严重时卧床不起。
姐妹俩长大成人后,勇敢地面对现实,学会了车衣服的谋生本领。由于姐妹俩长得不错,曾令许多大龄青年动心,但都因她们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走路,不能做家务,洗澡要人帮,吃饭要人装,“好汉”们最终都打了退堂鼓。姐妹俩坚信,只要有技术,就不会饿死人。她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成了熟练的车工,找到了谋生的出路,令人刮目相看。
娶我为妻 姐姐要“跟嫁”
福绵管理区福绵镇上枥村的黎成其,因家贫41岁了仍未能娶妻。1992年12月,他经人介绍,千里迢迢到乐业县相亲,妹妹卢秀莉的容貌打动了黎成其的心。“食粥捞汤,各人所爱”,身体强壮的黎成其成了卢秀莉心中的保护神,双方情投意合。然而卢秀莉对黎成其说:要娶我为妻不难,得答应我“约法三章”:一是要对我好,不准打骂虐待我;二是我生活不能自理要照顾我生活起居;三是最重要的,要把残疾的双胞胎姐姐卢秀林接到家里来供养。黎成其一口答应,并签订了协议。1992年12月底,黎成其和卢秀莉在上枥村举办了婚礼。婚后,黎成其把卢秀莉照顾得十分周到,种田及家务事一人承担,吃饭时帮妻子打饭,睡前帮端洗澡水,放好板凳让妻子坐着洗,帮洗衣服,帮扶起床,抱去大小便。卢秀莉对笔者说:“19年来,丈夫对我很好,我时时感动得泪流满面。”婚后,两人生育了一对女儿,都是父母的好帮手。
黎成其兑现承诺,1995年把大姐卢秀林接到了家中,跟随妹妹生活。一家两个残疾人,一人要养3个人,黎成其挑起了山一样重的生活重担,但他毫无怨言。浓浓的亲情,在村民中传为美谈。
社会关爱残疾人家盛开自强花
黎成其一家住的是低矮的泥砖瓦房,一旦刮风下大雨,危房会危及残疾的生命。对此,管理区、镇、村、组都十分关心。福绵管理区残联理事长涂秀珍、副理事长杨春亲自过问此事,管理区残联拨出5000元给残疾姐妹俩建了3间砖瓦房,还经常到她们家里走访,帮助解决她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村里的成衣老板黎东杰知道她们姐妹俩会车衣服,但因家庭困难买不起电动缝纫机,便亲自给她们送来3台电动缝纫机,支付的加工费也比其他人优惠,每周还定期给她们送来裁好的衣料,拉走缝制好的衣服。7月26日,笔者采访时刚好碰到来送料的李大姐,她对笔者说:卢秀林、卢秀莉姐妹俩的手艺精,车工好,速度快,完成任务好,是我们村众多车工的佼佼者,老板对她们姐妹的车技十分满意。
据了解,民政部门还给卢秀林、卢秀莉姐妹俩发放救济金,镇里给她们办了低保。黎成其则靠帮人打短工,增加家庭收入。这个特殊的残疾人家庭,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下,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美满生活。卢秀林、卢秀莉成了村里人欣赏传颂的两朵自强之花。
新闻推荐
5月25日,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中心校里迎来了一支爱心车队,是中华义工联合会广西分会、东盟汽车俱乐部的“快乐六一,情系山区”活动的爱心车队。这...
乐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业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