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架上的旧书,一个陈旧的牛皮信封从书间滑落。我弯腰捡起,抽出信纸,熟悉而隽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望弟:你好!来信收阅,尽悉家里一切安好,甚感欣慰……”
这是二十多年前,大哥写给我的一封信。
摩挲着发黄的信纸,品味曾经熟悉的文字,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眼泪模糊了双眼。
我还读小学四年级时,大哥就高中毕业离家到百色工作。离开家时,大哥对我说:“到百色了大哥给你写信。”经过几天的焦急期盼,那天,我终于在课堂上、在同学们的羡慕中收到了平生第一封信。展信一读:“望弟,你好!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大哥当天晚上顺利到达百色……”我心头不禁一缩:源于对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亲人的思念,也是震撼于用文字来表达的手足情深啊!在众目睽睽下,在同学们的吵闹中,我的眼泪竟不争气地涌出来。
此后,我几乎每隔十天半月都会与大哥通一次信。大哥的信,除了询问家里情况,讲他工作、学习收获外,还常常纠正我信中的不足,鼓励我好好读书。我每写一封信,都参考大哥信中的格式,又尽量不重复写过的内容,避免文字的单调重复。写信简直成了我写作练习的一种形式。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与大哥的书信往来,让我当之无愧成为班里读信写信最多的人。
高中毕业不久,我通过考试,幸运地成为公办教师。开学后,我被分配到离家80多公里的偏远山区任教。学校不大,只有8位老师,且只有我一人住校。初涉尘世,远离家园,孤独与寂寞阵阵来袭。由于在家的父母目不识丁,想家的时候,我便习惯于给大哥写信。昏黄的灯光下,我展开信笺,对远隔千山万水的大哥倾诉。每当这时,我仿佛面对慈祥的父亲,敞开心扉尽情倾诉,也倾听大哥轻声细语的教诲。写信、盼信、读信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我的精神寄托。那段时间,大哥在信中常常提醒我要做好人生规划,告诫我多读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多年后,我读到《傅雷家书》,感觉我和大哥的书信交往和傅家父子很像。
我不断从大哥的信中学习他忠实善良的人格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人们对好多医生写的字不予恭维,但大哥的字始终是这样工整隽秀。工作中,大哥医德高尚,潜心科研,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有许多论文获高级别奖项。这些成绩,大哥也时常在信中与我分享,催我奋进。教学之余,我利用每天的点滴时间,专心读书,不断积累。和当时许多有志向的青年一样,我通过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在职进修先后获取大专、本科文凭。工作3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阅读,笔耕不辍,经常发表各类文章,在写作方面小有成就。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现代通讯设备的迅猛发展,迫使家书淹没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家书更显其弥足珍贵。可惜的是,我当年毫无保存家书的意识,几次搬家,那些陪伴我度过美好时光的家书几乎荡然无存。只有这封里面有大哥开的一副药方,让我转给一位亲戚,才得以幸存。十年前的一场大病,剥夺了大哥的写字能力,这更令我伤怀落泪!我此生不可能再收到“望弟,……”这样亲切的来信了!
我要将这封家书永久保存。我还要向晚辈讲述,他们的父辈乃至祖辈关于家书的足以回味一生的故事。
新闻推荐
强化民企担当 抗“疫”彰显大爱 广西民营企业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
本报记者蒋秋通讯员林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广大民企和商协会积极响应号召,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
靖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