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古朴的樟木书柜里,浸染了岁月痕迹的古籍安放其中,保存着人类文化传承的珍贵记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特别走进位于广西图书馆的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寻访现代古籍书库的护书秘诀,探究数百年前的书籍是如何流传至今的。
古今护书秘诀各有所长
推开古籍书库的大门,厚厚的遮光窗帘将白日变成深夜。打开照明灯,一排排定制的樟木书柜映入眼帘。“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令纸张泛黄、变脆,所以遮光是保护书籍最简单实用的方式之一。”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蓝凌云介绍说,遮光以及温湿度的控制都是古籍书库的基本要求,其中温度要保持在16~22℃,湿度保持在45%~60%。
为何要控制温湿度?温湿度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霉变和虫害,樟木书柜的天然香气以及书柜内放置的灵香草同样利于防虫。此外,书库天花板上纵横交错着气体灭火管道,并通过智能报警系统保障消防安全。
科学方法的介入延缓了古籍的衰老,而喜欢阅读的古人也有一套爱护书籍的窍门。蓝凌云从书柜里拿出一册明嘉靖四年(1525年)的《司马文正公集略》,纸白如玉,墨凝如漆,令人很难想象此书竟然已历经近500年的岁月,且从未经过任何现代技术修补。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此书所用纸张为皮纸。古人会选择在春末夏初时剥取树皮,并经过漂浸、涂石灰浆、蒸煮等传统手工方式制作皮纸,如此费工费神足见古人对书籍的珍爱程度。
清代书局丰富藏书种类
目前,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内共收藏有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古籍4776部49404册。而这些珍贵古籍主要源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书院、学校、寺庙和私人藏书,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清末广西各地的书局。
蓝凌云拿出一册古籍,封面上盖有“光绪十六年庚寅冬广西巡抚部院马发”几个字,加盖满汉双语合璧的紫色大印“广西巡抚关防”,卷首钤“进德修业”“湖北刊本”,最后一叶则盖有“存归顺州”印章。归顺州即现在的靖西县,其中提到的“广西巡抚部院马”便是积极倡导并推动广西设立官书局的马丕瑶。
据记载,战乱等原因,清末广西的藏书和书版损失颇大,书籍也有很多错漏。马丕瑶授任广西巡抚后,“奏开书局,刊刻经籍”,并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桂林创办了广西最早的官书局桂垣书局。
此后,马丕瑶相继在广西各地设立书局,每个书局均建书楼,楼上藏书,楼下阅读。马丕瑶还请令一些藏书较多的省份支援书籍,而后分发至广西各府、厅、州、县,以散布乡镇,使民众读书明理。
一双巧手延续古籍生命
百年前的官书局可以说是当时集图书印刷、收藏和借阅职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古籍更在传播和普及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神秘的古籍修复师则是给破损古籍第二次生命的人。在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室,拥有27年资历的古籍修复师李家翠正小心翼翼地将补纸贴到破洞的书叶上。
古籍会出现虫蛀、鼠啃、酸化、油污、撕裂等各种破损情况,因此修复一册古籍之前,首先要针对破损的具体情况,制订修复方案,确定修复师,再建立相应的修复档案,拍照存档,记录破损情况修复过程,就如同医者需望闻问切才能因病施良方。
古籍修复最讲究“修旧如旧”的原则,所以数十道工序不能有丝毫松懈。例如制作修复用的糨糊需要经过去除面筋的步骤,以减少修复后虫蛀的概率;被酸化的书籍需要先经过酸碱中和处理;书叶粘连严重的要包上皮纸和毛巾,放到竹制蒸笼上蒸熏……
“修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修复方案,有时候花几天时间才能补好一叶。”李家翠坦言,日复一日的修复工作虽然枯燥,但是当一册破损不堪的古籍经过自己之手变得平整如新时,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部分珍贵古籍
●清刻《芥子园画传》五色套印本
《芥子园画传》为山水画谱,是清代套印技术的代表作品。此画传用色研雅,镌绘雅致,渲染精工,刊刻精美,色彩艳丽,集合了中国历史上颇具盛名和代表性的国画大师的精髓和画法要论。
●清《王龙唱和词》手稿本
《王龙唱和词》内有清末著名词人王鹏运和龙继栋二人的唱和词手稿,以及王鹏运词稿、珍贵遗照等。此本手稿为著名词学家龙榆生旧藏,并于1964年捐赠给广西图书馆。
●明《古今印则》四卷
《古今印则》是明代程远篆著的书籍。在万历年间,鉴藏摹刻秦、汉印章汇为印谱的风气极盛,程远尝试选择各家藏印,及彼时著名篆刻家佳制,并于万历壬寅年(1602年)编撰成书。
新闻推荐
本报靖西讯靖西一男子班某利用职工身份的便利条件,欲盗走9根阳极导杆,不料被单位保安拦截并报案。日前,靖西市人民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零五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班某是靖西某铝电公...
靖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