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榕玲
在港南区木格镇良坡村,放眼望去,500多亩的几个山头全部变成了梯田式茶园。春天的细雨中,工人们正在除草、种茶、施肥,一片忙碌的景象。茶园的主人黄敬新,良坡村的一位80后的年轻人。望着眼前的茶园,他却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欣慰、自信、充满希望。就在漫步茶园中,黄敬新向记者道出了他创业的不易和对梦想的坚守。
探索
黄敬新出生在良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靠种田养育四个孩子,经济比较困难。2001年,黄敬新报考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希望学一门过硬的技术将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怀揣着朴素的梦想,黄敬新认真学习了茶树育苗、种植、茶叶加工、销售以及茶文化等一系列知识。然而,做茶园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资金、技术和经验都不足,加上父母“读了大学还回来做农民,不值”的反对,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还是放弃了做茶园的梦想。
“但是我学的是这个专业,非常喜欢茶文化,所以还是想做跟茶有关的工作。”2004年10月,黄敬新带着仅有的几千块钱到靖西县承包该县的一个茶厂,收购当地茶农的茶叶进行加工,年租金800元,付了两年租金签了5年合同。但由于资金短缺,经验不足,到2005年4月亏了3万多元,被迫“打道回府”。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气盛的黄敬新回到村里的北一信用社贷了5000元,到南宁与同学又做起了绿茶批发的生意,但5个月后又是血本无归。经历了两次亏本生意,黄敬新终于“老实”了,2005年9月他应聘到南宁土产公司下属的茶厂做技术带班,月薪2700元。
“本来我以为自己能够老老实实的就这样工作下去了,但我总是想自己做一番事业,虽然还没有确定要做什么。但我这几年的‘折腾\’现在看来是在探索我究竟适合做什么?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与茶有关的经验,比如加工、销售,更主要的是我更加坚定了要做与茶有关的事业。”2007年7月,黄敬新还是辞职了。
立志
有了坚定的信念,辞职后的黄敬新向朋友借了5000元在江南商贸城租了一间门面,开了一间茶叶经销店。“当时是这样想的,要想积累资金,还是得从做实体店开始”。有了这样的理念,茶叶店的生意在黄敬新的苦心经营下慢慢好起来了,迈出了创业的坚实的一步。随着营业额的不断提高,卖别人的茶叶经常会断货,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这时我经常会不自觉地回想起最初读大学的梦想,就是要做一个自己的茶园。到了2008年10月,这个梦想成了我立志要做的一辈子的事业。”
黄敬新说,梦想就是一个人一辈子想要做好的那件事。坚定了梦想,黄敬新开始有计划地去实现。2009年5月,他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把茶叶店扩大到3个门面。2012年5月回到良坡村租下了500亩山地。目前黄敬新已拥有3个苗圃基地,总面积6万平方米,年育优良茶树苗1200万株;500多亩茶园,其中200亩已可采摘;一个年产2.5万公斤干茶的加工厂,已通过了QS认证。
责任
一个人一辈子不管他做什么,心里都会有“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黄敬新说,尤其是对自己的责任,其实就是你想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就是看到村里人像我父母那样辛苦但又挣不了什么钱,放着那么多的山地却没有利用,所以我的梦想就是要回村里做茶园,带领村里人一起种茶,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在外面做生意时在心里形成的一个责任。”
因为有了这样的责任感,黄敬新顶住了父母的反对,迎着村里人的白眼和阻扰,2012年12月成立“德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和茶苗,鼓励村民种植茶树。目前合作社已有28户社员,种茶面积30多亩。黄敬新说,之所以把合作社的名字叫做“德诚和”,就是希望全村人都能够以德相处、以诚相待、和气生财,不要求社员种的面积大,但要求茶叶质量好,这样才能卖得好价格。
“我原来是在广东江门做司机的,月工资有五六千元,合作社成立之后我就回来租地种茶了,现在已经种了6亩,计划种10亩。在家种茶既可以照顾家里,茶厂对我们的茶叶保证收购,每年有固定的收入,挺感谢黄敬新的。”社员黄聪的话道出了对黄敬新的肯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欣)昨日下午,靖西市在南宁举行撤县设市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靖西将于12月12日在城区举行撤县设市揭牌仪式,成为广西第八个县级市。靖西市由自治区直辖,百色市代管,行政区域依照原靖西县行...
靖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