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德保新闻 > 正文

一个民间诗社的30年坚守 ——乡韵德保(一)

来源:百色早报 2014-05-28 03:54   https://www.yybnet.net/

云山诗社举行的即席书法表演活动 云山诗社现在坐落在德保县云山小学院内的孔庙  

编者按:

3000多年前,《周易》有云:“以文化人”。文化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既可以提神醒脑,也可以陶冶情操;既可以广播知识,也可以提升素质。放眼时下的德保县城,土里土气的文化盛宴,正搅动着普通老百姓的心灵——虽没有明星大腕,“文化人”也全是底层民众,但他们一板一眼演着南路壮剧,唱着山歌,吟着歌赋,拉着马骨胡,琴声悠扬……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乡韵德保”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赵新伟  蔡 明  通讯员  赵国凡  黄国闯 文/图

5月13日,德保县云山诗社的一群诗友,聚集在县城云山小学的孔庙内,庆祝云山诗社成立30周年。这个民间诗社,有着自己的刊物——《云山诗刊》,该刊创刊于1984年,据说创刊时间比《中华诗词》还早。社员不仅有德保本土诗人,还包括香港、新疆、河南、四川、广东等外地诗人,最大社员年龄达94岁,最小的是刚跨入初中门槛的学生。30年来,诗社走出一批批诗坛新秀。如今,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就有不少诗友聚在诗社,晒自己的新作,谈自己的创作体会,“碰撞”诗心,闪耀思想的火花。

一个已走过30年的诗社

在德保,云山诗社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而放眼广西区内,一个能坚守30年的诗社也是十分罕见的,况且这个诗社还是民间的。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朝初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翼在《论诗》中写下的著名诗句。赵翼曾任镇安(今德保)知府,他独具魅力的诗风影响着德保历代诗歌文学爱好者,包括如今的云山诗社。

1984年初,德保县的何快、钟原、许壮庭、许英俊、余铭奎等几位诗歌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诗歌沙龙,名叫云山诗社。成立之初,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办公用品。作为诗社领导成员之一、时任县总工会领导的许壮庭自告奋勇,“挪”出县工会的一间办公室作为诗社的办公室,当时有30多名社员。诗社成立后,在城里的几名社员不定期聚在一块,将各自创作的诗歌作品拿出来一起欣赏,一起修改,互相切磋,互相提高。

为了更好地交流,他们决定创办自己的社刊,起名为《云山诗刊》,可是没有办刊经费怎么办?诗社发起人采用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发动更多的诗歌爱好者加入,社员入社自由,入社缴会费,以会费养刊。于是,他们发放手抄征稿启事和诗社章程,动员诗歌爱好者加入诗社。

随着云山诗社的发展壮大,社员越来越多,《云山诗刊》由原来的一期一张纸变成一期一本诗集。现在的云山诗社也由原来的县工会搬至县城云山小学院内的孔庙,有了自己固定的办公场地。

30年来,诗社走出一批批诗坛新秀,有广东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著名诗人黄承基;有广东某著名高校教授吕立易,有现居香港的诗人戴保清先生;在广西区内,有原广西文联《小说界》主编方士杰;广西电视台著名导演、诗人蒋菁渠;《南方国土资源》杂志主编、诗人农丰收等等。

94岁社员经常赋诗

云山诗社的社员或者领导中,像黄专华一样上了年纪但仍不余遗力地参与和创作者大有人在。

94岁的农沛然当天递了两首手写的诗歌给黄永承修改。农沛然虽然年纪大,是诗社最长者,但仍坚持写诗歌。

“平仄不对。”黄永承戴上眼镜看了一遍便张口说。

现在的副社长黄永承今年70岁了,文化程度只有初中,2000年才接触诗歌,但他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研究。他2011年出了一本诗集,取名《蝙蝠山樵夫吟草》,收录了近200首古诗词,在区内外部分刊物发表过作品。很多社员都承认,黄永承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民诗人。相信很多人会奇怪,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人怎么会对古诗词有研究并出有诗歌专著?

“我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学自悟,二是文友的指导。”黄永承坦言,自己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因为爱好,就会自己去找书籍来研究,通过古诗词的工具书和对他人作品的研究,再加上外地多名文友的耐心指导,自己才对古诗慢慢入门。

在社员当中,88岁的黄鼎祺是德保县巴头人,平时也酷爱写诗。“因为患病的缘故,他都是坐在轮椅上。轮椅上的他每个月至少写两首诗歌给我们。”黄永承说,黄鼎祺会时不时打电话给他们,或是让女婿拿诗歌给他们修改。

当然,也并不是大多数社员都是上了年纪的,也不是所有社员都只写古诗词。很多中青年人也都加入其中,诗歌的形式也在发展变化,渐渐有部分作者开始写新诗发表了,如德保县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黄新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云山诗社以及《云山诗刊》,正以蓬勃的发展之势,在诗坛上腾云飞起!

云山诗社依旧诗风浓

“云山诗社的刊物《云山诗刊》,创刊比《中华诗词》还要早。”说起诗刊,2004、2005年曾是诗社副社长、诗刊主编之一的黄专华带着“得意”的语气告诉记者,云山诗社的社员既有本地的,也有香港、新疆、河南、广东、南宁等外地的;社员写的诗大多是古体诗,也不乏山歌、现代诗。目前固定的社员有200多人,德保的占多数。而社员中最小的是初中生,年龄最长者已达94岁。社员们平时都有些什么活动呢?黄专华说,社员在诗社的主要活动就是写诗交流。

社员每年需缴纳一定的会费作为诗社活动经费。而诗社的刊物正常运转也是靠社员的会费来支撑。“成立之初,《云山诗刊》只是一张报纸一样的刊物,而目前已经发展为每年两期、每期有数百首作品的刊物了。”从当初的30名社员到现在的200余名全国各地社员,从当初的一张4开的纸张到目前的每年两本厚厚的诗集,这个诗社在不断壮大。目前每期诗刊都出版数百份,分别发至香港、桂林等地的图书馆以及各社员手中。

“现在,每月逢农历三、六、九日,都会有社员来到诗社,聊聊写诗和生活的各种话题,互相探讨、互相学习。”黄专华说,自己就是这些社员的其中之一。

84岁的黄专华,2000年加入诗社。退休前曾是该县县委组织部的一名领导,虽然一直喜爱诗词,但在退休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创作。加入诗社后,黄专华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诗歌创作呈一发不可收之势,不但在本地诗刊上发表作品,还往外投稿。“比如广西的《八桂诗词》、《葵花》,山东的《老年教育》、黑龙江的《老年学习生活》、河南的《老年春秋》等等,我都会投稿。”黄专华说,不仅如此,他酷爱诗词,也酷爱对联,在自治区每年举行的春联大赛活动中,他于2012年获得金奖,去年和今年也获得铜奖和银奖。

链接:

云山诗社是德保县民间文学社团,是德保县文联的团体成员之一。2004年,中共德保县委宣传部组织人员,精选出《云山诗刊》历期好作品,编成《云山诗刊诗歌作品选》,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2008年,德保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又精选出版《鉴水飞歌》德保县格律诗词专集。

除《云山诗刊》外,德保还有其他刊物,如德保中学创办的《鉴水文学》,德保初级中学创办的《起点》文学社刊,县职业学校创办的《荷花》,隆桑镇初中创办的《桑苗》等学校文学刊物,培养了学生创作兴趣。德保县水利电业公司主办的《鉴水明珠》为企业职工搭建了诗词创作平台。这些社刊的创办,既源于《云山诗刊》的创办,也为云山诗社成员后继有人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窑庄“诗山”美名扬 ——乡韵德保(四) □本报记者 赵新伟 蔡 明 文/图

都安“诗山”文昌塔 窑庄 人们在观看诗栏  在德保县都安乡都安村的窑庄屯,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亭有阁,亭阁之间又有一排排的石刻诗栏,诗栏总共有诗歌300多首;此外山上还有名人的...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一个民间诗社的30年坚守 ——乡韵德保(一))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