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德保新闻 > 正文

郑培仁:智勇双全的地下工作者 □赵国凡 黄国闯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4-01-03 01:12   https://www.yybnet.net/

郑培仁  

□赵国凡  黄国闯  文/图

他叫郑培仁,今年94岁,是德保县委统战部原副部长、享受地厅局医疗待遇的离休老干部,现居住在德保县廉租房小区。他早年参加八路军抗日,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继而又参加土改运动,之后在多个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一生充满坎坷和传奇,但他乐观开朗,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接受采访时,他向笔者娓娓讲起他抗击日寇的不平凡往事。

护送武工队员,走上革命道路

1919年5月,郑培仁出生在山东省莒南县相邸镇一个贫寒的农家里,家中有5兄弟,他是最小的一个,上过4年学堂。

1938年初,八路军来到郑培仁的家乡。郑培仁看到,八路军军纪很严,从不损害群众的利益,经常对群众宣传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道理,帮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八路军的教育,他心中渐渐产生参加革命,参加八路军的想法。

1939年7月的一天,刚满20岁的郑培仁护送八路军一名武工队员回营地。当他要起身回家时,这位武工队员把他留下来,介绍到八路军教导团去工作。就这样,郑培仁走上了革命道路。

巧设“离间计”除汉奸

在武工队教导团工作一年后,郑培仁在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任副分队长。1942年4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又调到八路军山东抗日纵队第二旅,在旅部工作。不久,因工作需要,部队让他以桑庄区文教助理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他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一方面以情报员的身份搜集敌情,向八路军通报日军的动向,配合前线部队,有力打击日军在桑庄一带的侵略阴谋。之后他又担任蛟山小学教师、岔河小学校长等职务。

到蛟山小学后不久,郑培仁发现,一连几天都有一个30多的男子在学校周边转悠。经与同事了解,他才知道,这个人姓钟,是日军分队长的亲信,是个汉奸。凭借读了几年书,识几个字,到日军那里做眼线。为了讨好日军,前几天,此人到学校里来,要求每个老师帮动员村里人交出5担粮食,交给日军吃用,就在他规定的交粮期限内,他明里暗里到学校来观察老师的动向。

得到这一消息,郑培仁开始有了对付这个汉奸的办法。当钟姓汉奸再次来探查时,郑培仁佯作召集老师们开会,故意大声向大家宣布:“晚上,所有的老师都到村里去,帮村里人把家中的粮食搬到村后的小山洞里。”让那个汉奸听到这一消息,给日寇通风报信,我军设好埋伏来个一锅端。果然,当晚村后响起激烈的枪声。郑培仁早已组织武装民兵,天黑前在那个小山头埋伏下来,等日军得到汉奸的通报,来抢粮食时,被民兵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民兵打了一个漂亮仗。遭到这一打击,日军分队长恼羞成怒,把那个钟姓汉奸除去了。

郑培仁知道日军受到打击,第二天会来报复,就连夜把群众和学校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等日军来报复时,村里一个人也没有。

“偷梁换柱”截获日军炸药

在岔河任职时,附近有一个日军临时营地。上级交给郑培仁的任务是,及时与安插在日军营地内任厨工的老何取得联系,掌握日军的动向,来个里应外合,逐步削弱日军的力量。

有一天,老何得到可靠消息,因修筑工事需要,日军定于晚上雇用当地三辆马车,到离营地50多公里外的另一个日军营地运炸药,执行这次押运任务的日军有一个小分队。

“日军的行动一定要及时破坏,不能让他们得逞。”郑培仁心想,可是学校离八路军驻地很远,如果向上级汇报再行动就晚了。于是,他决定先把日军的计划破坏掉,再向上级汇报。

如何破坏?郑培仁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跟受日军雇用的3个村民说通,并把自己的想法向他们交底,之后,再到村里,雇请另外3个村民,让他们把洒了水的木屑装到麻袋里,晚上在日军运炸药的半路上等候,假装成猎人把日军引开,再把日军运送的炸药换下来。

果然,那晚一切顺利。当日军押送炸药的车辆到达预定地点时,3个猎人模样的村民,向日军押运炸药的地方迎面走来,每人的抢杆上都挂着几只野兔、几只山鸡。又累又饿的日军见有人带着猎物走来,追上好长一段路,强行把“猎人”的猎物抢下来,在路边生火把野兔山鸡烤着吃。而在日军毫无戒备地追着“猎人”抢夺猎物时,村民巧妙而又顺利地把装着炸药的车与装木屑的车调换,装木屑的马车就这样运到日军营地里,直到日军使用这批炸药时,才发现问题,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这一招,既让拉车的村民免受伤害,又顺利地截获了日军的炸药,非常高明。

“当一名无名英雄也很光荣”

那段时间,郑培仁白天上课向学校师生宣传革命道理,晚上走村串户和村里的群众打交道,教群众学文化,宣传党的抗日政策。他的宣传教育激发了群众抗日的积极性,青年人踊跃参加八路军,群众主动交粮交棉,支持抗日,为抗日取得全面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郑培仁离开岔河后,先前在学校教书的同事才知道他是一名地下党员。郑培仁说:“现在想来,当时做地下工作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同时觉得自己做的地下工作也很重要,“当一名无名英雄也很光荣”。

因工作出色,党组织调郑培仁到青岛市委当突击队员。在突击队中,为配合做好抗日宣传工作,晚上,没有照明用具,他就和队员们一起,把蜡烛融入子弹壳里,撑起棉被,再点亮蜡烛,一个个趴在被窝底下写抗日宣传标语。第二天,天还没放亮,队员们就分头在青岛市内散发宣传标语。一时间,大街小巷飘满抗日标语。让日军以为八路军的队伍很庞大,达到扰乱日寇和伪军军心的目的。“抗战的时候,我们既打力气战,又打心理战。”郑培仁骄傲地说。

南下广西晚年乐

1948年下半年,郑培仁随部队转入河南,历任河南省平顶山临汝区组委、副区长、区委副书记、镇长等职。1951年1月,郑培仁服从组织安排南下广西玉林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当年4月转任百色二区区委书记,工作地点就在现在的永乐乡一带。1952年10月,党组织把他调到德保县三区任区长,继续开展土改工作。土改完成后,郑培仁任德保县民政科科长。1955年11月,任德保县人民法院院长。

因种种原因,1958年5月,郑培仁被错划为右派,剥夺党职公职送入农场劳动。1979年,恢复原职,先到德保县城内的东关粮所工作,后到德保县新华书店任经理。1980年11月,调任德保县委统战部副部长。1983年退休, 1991年7月享受正处级离休干部待遇、地厅级医疗待遇。

郑培仁喜欢读书看报,常常到报刊亭购买报纸阅读,将从报上看到的新闻讲给老同志们听。在采访中,笔者看到的是一个历经沧桑而意志从未消退的坚强战士……

新闻推荐

大年初一烧“年火”□本报记者 蔡 明 通讯员 赵国凡

大年初一,德保壮族居民至今还流传着一些独具特色的过年风俗。该县那甲乡的壮族群众有烧“年火”的习俗。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各...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郑培仁:智勇双全的地下工作者 □赵国凡 黄国闯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