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凯培
最近几天,网络上一篇名为《有一种爱,叫妈妈给装的后备箱》的文章,成为广大网民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文章的内容很简单,讲述的是浙江金华的网友小成从家乡带回的土特产,和其中爱意浓浓的亲情故事。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小长假,小成从老家开车回到了工作地杭州。当他打开自己的汽车后备箱,却被其中的东西吓了一跳:不大的空间中,塞满了父母种的各种蔬菜、鸡蛋、菜籽油和制作的手工面……
不仅仅是小成和他的父母,在皖北阜阳,不少市民经历着同样的亲情故事。
20岁的安庆籍学生小宗,眼下正忙活着“处理”各种家乡美食。“放假期间,妈妈就给做了不少好吃的。考虑到我喜欢吃各种家乡菜,走之前妈妈又给装了不少小吃,比如竹笋烧肉、岳西豆花鱼、顶雪贡糕等。因为带的比较多,有一些我已经分给同学和室友,但仍有一部分我要留着慢慢吃。”
从安庆返回阜阳,需要坐7个多小时的火车。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将美食带回来,小宗妈妈早早就装好了箱子并亲自送到火车站。“我家离车站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虽然我一再拒绝她来送,但妈妈却很坚持。”小宗说,在这些带回来的美食中,有不少是妈妈亲手做的,比如辣椒酱、小咸鱼等。虽然没能亲眼看到她在做,但却能够想象她制作时的那种仔细与认真。
和小宗一样,市民孔贤宇也是带着父母爱回到了工作地——整整五十个手工馒头。“在南方工作了五六年,却一直吃不惯当地的大馒头。看到我们国庆节回家,爸爸特意用酵子发了面,妈妈一点点给揉好蒸熟。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这样做了,但凡是我想吃的,他们想尽办法也会去做,这就是他们对孩子的无私。”
孔贤宇告诉记者,自己去年就在工作地买好了房子,眼下新房正在装修中,很期待将来父母亲能与自己同住。“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他们养我小、我愿陪他们老。我觉得这就是爱的传递与轮回,希望作为子女自己可以为他们多做一些。”
从车里拎出大大小小十多个塑料袋,市民牛苑黎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也就是父母爱孩子,换个其他人,没人能这么用心。虽然有些东西我并不爱吃,但这都是最纯真的爱。希望父母在家中身体健康,也期待自己以后能常回家看看,毕竟陪伴其实是他们最需要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田地山记者江露露)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到青年演员,从店前镇司空村到冶溪镇罗浦村,岳西县大别山深处唱响了“文化扶贫”。从8月底起,在市文广新局的组织下,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京话剧...
岳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