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查灿华
糍粑是安庆岳西人偏爱的传统美食,在岳西,很多人家会在腊月里打糍粑,过年的时候做点心吃,或作为拜年的回礼。一般过了腊月二十,走在岳西乡间,经常会看到三五人围着石臼打糍粑的场景,在木棍一声声刚劲有力的捶打声下,热闹喜庆的氛围也随之而来。
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家住岳西县朱铺村的祝传喜一早就开始为打糍粑忙活。糯米是前一天就浸好了的,滤干水分后,只待上锅蒸。打糍粑选用的是纯糯米,因为糯米更黏更软。糯米上锅蒸之前要先浸透,一般得浸上一天左右。蒸糯米的饭甑(木桶),也要提前浸在水池里。不然木桶太干燥,会漏水。
准备工作前一天都做好了,祝传喜一早起来只需生旺火蒸糯米饭。将糯米放入饭甑里,置于锅中翻滚的开水上,不一会儿,米饭就开始飘出诱人的香味来。家中的小孙子一直围着灶台转,不停询问糯米饭什么时候能蒸好。祝传喜说,待糯米饭蒸至九成熟时就可以起锅了。糯米饭起锅时,祝传喜先给小孙子盛了碗,给他解解馋。剩下的米饭,他全倒进了院子里的石臼中。
邻居们早就守在石臼边,一人拿起一根拳头粗的木棍,对着热糯米饭,开始你一棍我一棍地捣了起来。打糍粑可是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两个人围着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来也要快,糯米粘性太强,很容易跟棍子粘在一起;准头要足,两根木棍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稳说的是握棍的手要紧,用力要均匀,不能前面打得快,把力气都用尽了,后面跟不上趟。
等到糯米全变成面团没有米粒而且很黏时,就打好了。在男人们打糍粑时,祝传喜的老伴也没闲着,她在准备蘸糍粑吃的芝麻粉。先把芝麻炒熟,再放进小布袋子里,用大锤锤,待芝麻成粉末时,拌上白糖,就能蘸糍粑吃了。
刚打好的糍粑,冒着热气、闻着清香、摸着柔软、看着洁白,将整团糍粑放在铺着糯米粉的竹匾上,就能揪下一团团,蘸着芝麻粉吃了。待吃够了后,将糍粑压成圆块状,冷了之后切成一块一块的。农家保存糍粑的方法也跟特别,将糍粑放在清水里泡着,经常换水,可以保存3个月以上。
糍粑的吃法有很多种,可炸着吃,也可以跟豆粑或面条一起煮着吃,还能放在米饭上蒸着吃,咸吃甜吃皆适宜。祝传喜说,早些年,糍粑可不仅是点心,还是拜年最好的回礼。在岳西,正月里有亲戚来拜年,走的时候主人都要给回礼,一般都是瓜子和水果,也有人家给自家做的米粑或糍粑。
新闻推荐
□程暑炜
记者
王虎在去年年底举办的岳西首届创业创新大赛中,储珊珊的“手工锅巴”创业项目荣获三等奖,随后在安庆市...
岳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