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环境———
全市上下关心支持
10月31日上午,在华茂股份公司下属七分厂,保全工洪晓发正在车间里忙碌着。“我从1998年进入华茂,十几年来亲眼见证了华茂的发展和变化。就拿咱们车间说,以前车间里的空气质量差、噪音大,污染也很严重。这些现在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洪晓发说。
“七分厂从2008年底开始筹建,2009年全部投入正常生产。现有员工420人左右。”七分厂副厂长王健现场向记者介绍,“在设备配置上,我们的起点很高,特别是主要工序设备选用了当今世界上纺纱水平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设备,有些设备是国外的主机厂家在中国大陆首次推出使用。有了这些高水平的设备再加上华茂具有的特色管理,目前我们的棉纱质量水平在世界也是一流的。”
作为配有国内最先进的硬件水平,华茂七分厂的建设和成长自然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而七分厂回馈的“成绩”则是:一年销售收入3-3.5亿元人民币。由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基本以外销为主,产品更是出口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国。
此外,作为带动安徽省纺织工业和安庆市建设千亿轻纺基地龙头的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自启动建设以来,得到安庆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为充分发挥华茂集团在国际国内的品牌效应,集聚纺织产业,着力打造设计、生产、营销、品牌运作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全市纺织产业发展,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基地提供了政策及环境支持。
“工业城自开工建设以来,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亲临现场督查、主持召开现场协调会,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城的建设。同时在市直各部门的倾力支持下,华茂集团与各方面密切配合、精诚合作,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完善,一手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华茂集团设备处处长姚文红说。
赢在理念———
精心实施战略管理
“我们的理念就是坚持‘思路决定出路\’,以客人满意为标准,把客人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华茂集团董事长詹灵芝这样介绍。
作为一个棉纺织企业,华茂集团长期坚持立足主业、抓好主业,做精做优主业。同时,打破传统的理念,以建设安徽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为契机,吸引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入园合作发展。华茂织染公司、德生印染公司、意大利佰斯特和华茂合作的华茂佰斯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投产并兴建,一举改变了华茂集团纺白纱、织白布的历史。
随着华茂产业链已延伸到色织、印染,华茂投资新疆利华棉业,建立了自己的棉花基地,确保了公司优质棉花资源的供给;同时千方百计延伸完善纺织主业价值链,把纺织主业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华茂集团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眼光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主动捕捉国际市场信息,积极与国际知名公司‘联姻\’,借助其先进的技术,合作兴建企业。”华茂市场开发处负责人关辉在谈及新产品的开发、专利时说。特别是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的兴建,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工业城建成后,将由染整、色织、针织、纺纱、服装、新型纤维加工、产业纺织品区及创业园等组成,形成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从纤维到面料及服装设计制造等各环节协同创新的科技服务体系。本着科技先导、全球视野、产业协同、品牌引领、龙头带动、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利用华茂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国际国内高端设计、研发、制造能力向工业城转移和集聚,推动原料、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发展,让华茂集团更快、更强地走向世界。
佰斯特公司是意大利著名的印染企业。谈及与华茂集团的合作,华茂佰斯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阿利.桑蒂尼说:“我们大约在五、六年前就跟华茂有过接触。当时华茂在坯布上有很强的技术,佰斯特通过市场调研后发现华茂所生产的坯布符合产品材料。在更深一步地交流与沟通后,我们发现华茂的理念和佰斯特非常贴近,因此我们决定和华茂在安庆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基地。”
赢在团队———
精英团队助企业腾飞
1982年开始工作的金平英已经在华茂待了31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员工到现在华茂集团空调工段党支部书记、空调组组长,其工作业绩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称赞。如今,金平英已经是华茂集团的优秀人才,集“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职工合理化建议先进工人”等荣誉于一身。对此,金平英告诉记者,是华茂的人才培养计划让他成为了先进个人。
像金平英这样由华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胜枚举。长期以来,华茂集团坚持不间断、多渠道、全方位地抓好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集团领导的重视、资金的保障,使员工教育培训的内涵不断延伸,办学的路子也在不断拓宽。
“每年公司都要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进行全员轮训。特别是近几年,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进入了高潮期,无论是高管还是中层管理人员,或是普通员工、技术骨干,都要分批、分层次地进行轮训和继续教育,以适应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需要。”该公司年轻的骨干技师,全国人大代表吴友胜采访中告诉记者。
据统计,华茂集团每年用于职教的投入多达480余万元。通过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创新平台,有效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工程技术人才为骨干、青年技术人员为基础、大批技术能手为补充,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层次互补的“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
“我们团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推行民主管理,强化班组建设。早在2011年,公司就制定了以围绕生产、经营和优质高产低耗为目标的《2011-2015年班组建设纲要》,将班组建设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华茂六分厂细纱总操作员,氨纶包芯纱组组长朱全贵介绍。通过打造,华茂集团形成了以普通班组、合格班组、优秀班组、标杆班组、命名班组为构架的班组“塔形”体系。
赢在企业文化———
为再赢60年而努力
华茂集团在发展中还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而且还不断满足员工日益增长、多样的文化需求。该公司先后在各个工业园区都建有员工图书馆、活动室,添置员工活动器材,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各类球赛、棋类比赛和书法比赛、征文大赛,以及“我爱我家才艺大赛”、女子才艺展示等各类文体活动。
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广大员工增进了交流,开阔了视野,陶冶了道德情操。追求美、创造美逐渐成为华茂广大员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华茂集团的发展宗旨是“关爱员工,造福社会。”因此,该公司在千方百计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谋福祉的同时,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努力实现企业、社会、员工的和谐发展。积极参与扶贫助学、支援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至今先后捐款近千万元用于社会公益活动。还为岳西县石关乡建立了“希望小学”,更好地促进了贫困山区的发展。通过企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安庆市人员就业问题,受到上级部门的褒奖。
“十二五”期间,华茂集团将凭借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地方政策的东风,加快实施转型发展的步伐,努力实施以产权为纽带,打造纺织主业价值链;以金融为平台,打造资本价值链;以新材料新纤维为起步,打造高新技术价值链;以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为资源,积极探索企业轻资产营销模式。同时,以“盘活存量、放大增量”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围绕资源、资本、资产有效配置,在放大效应上作文章;在建设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中,发挥工业城“创新孵化器”的功能,以着力打造大纺织、创世界品牌,打造绿色纺织,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为推进中国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作出应有贡献,力求把华茂集团打造成为“科技华茂、国际华茂、百年华茂”。
王虎/文
徐勇进/图
作为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有控股企业,安徽华茂集团现今已发展为三个工业园和正在建设的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集纺织、印染、织染、服装、典当拍卖、金融投资等多元经营为一体。迄今,该公司已连续40年保持盈利,并成为“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
经历50多年的风雨考验,华茂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并连续40年保持盈利,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排头兵”,个中奥秘引人关注。
10月31日,华茂集团董事长詹灵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茂之所以能够始终胜券在握、连续40年保持盈利,是因为华茂集团赢在环境、赢在理念、赢在团队、赢在企业文化等方面。这些因素推进着华茂不断向前。”
新闻推荐
触犯刑律悔不当初
岳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