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岳西新闻 > 正文

再写七月半

来源:安庆晚报 2012-09-03 18:41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舒寒冰

 

七月半是鬼节,大约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给逝者烧纸的习俗。岳西县城这一带,七月半要上坟山烧纸祭祀,如同清明和除夕,这一天从早到晚,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老家姚河那里,也是要烧纸的,却大多不到坟前,只在路口画几个圆圈,在圈内烧几刀纸,口中喊着逝者的名字请他或她收钱即可。这圆圈如同如今挂号信的信封。小时候,家境不好,正值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提倡破除迷信,父亲又是个唯物主义者,又没有多少钱买纸钱烧,所以七月半是不烧纸的。那时很多贫困人家也都不烧纸。但我奶奶要烧,她相信的。奶奶一生死过三个丈夫,每年七月半,她都要在路边画四个圆圈给死鬼烧纸。烧纸的时候,她站在那,用拐杖不断地在地上点,口中念念有词,细听却全是诅咒的话,诅咒那几个短命鬼,让他们来取钱,一个圆圈给一个丈夫的。剩下的一个圆圈放的纸少些,是给孤魂野鬼的。奶奶说不给孤魂野鬼烧一些,他们便会抢钱。奶奶诅咒到急处,不仅用手杖在地上戳,还不停地跺着小脚,火光照着粽子一样的绣花鞋。我那时深受父亲影响,对奶奶的动作只觉得又迷信又好笑。奶奶去世后,我们多年七月半都没有烧纸了。再后来,乡下的日子过得富足一些了,烧纸的习俗又兴盛起来了。

我的记忆中,七月半看鬼火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起先我是不信有鬼火的。读初中时我住校,在食堂烧饭的何奶奶经常给我们讲鬼的故事,并在一个七月半的夜里,指着黑黝黝的远山让我们看鬼火。那夜月亮藏在乌云里,天本很闷热,我们看鬼火时却觉得脊背凉飕飕的。至于到底有没有看到鬼火,我现在恍惚不清了。记得清的是女生们夸张的惊叫,青春期的男生,有的说看见了鬼火飞到了眼前,有的又不屑一顾。上化学课,老师说鬼火其实是存在的,但并不神秘可怕,就是夏日的磷火罢了,女生们一片唏嘘,老师得意地笑。我心里有些讨厌他卖弄。以后多年,逢七月半的夜晚,我总是站在路口,遥望爷爷的坟山。

前天七月半。在花果山上班的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有十几个人在她办公室外的竹林里烧纸,一搭讪,那些人竟和我同姓,那片竹林竟是他们的祖坟。因为父亲是从舒城移民来的,我在岳西县城宗亲很少,常常在朋友们面前“称孤道寡”,所以朋友觉得发现了舒姓的老坟山,有必要告诉我。那片竹林我带儿子一起去玩过,现在忽然知道了竹林下的泥土和自己有亲,感觉怪怪的。又很庆幸当初我顽皮的儿子没有在竹林里撒尿。

晚上,几个朋友晚餐,我做东,吃完饭后,他们打牌,我赶回去,在大河边的沙滩上烧纸。青天皓月。我在河滩上画了十个圆圈,将纸钱放在圆圈里,分别烧给十个亲人。自从离开老家住进城里,十多年了,我年年七月半在河滩上画圈烧纸,画的圆圈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圆了。烧完纸后又急匆匆地赶回饭店陪人打牌,一路上暗自得意着。果然,承蒙幽人们的佑护,手气好得很。他们几个没去烧纸的,都输钱了。说来也怪,每年回家做清明,上完坟后倘若和人打牌,手气总是好。打牌间隙,朋友打电话来说我的小说集的出版合同下午已经寄出来了,我想这也是先人佑护的结果。所以只要不成为先人,我还是要不断地,虔诚地给先人们烧纸。

去年烧纸钱后写了篇《七月半》,今年又忍不住再写,只好叫《再写七月半》,估计明年还会有意绪要写的。

新闻推荐

看,那山乡变了模样

 

吴传攀

 

林智勇

 

闫树泉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山乡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岳西县姚河乡马石村,在这个秋天分外喜庆。在省委书记张宝顺的直接关心下,马石村管山...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为民摘除马蜂窝2012-10-27 18:23
评论:(再写七月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