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迎庆
储青
本报讯
“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专利产品”……
记者近日深入大别山区的岳西县采访时,无论是在传统的工厂企业,还是在新兴的工业园区,听到最多的便是这些关键词,“偏隅”深山的一些当地企业也正是依靠“科技创新”、“专利产品”立足于市场,并逐步走上发展壮大的快车道。另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岳西县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均居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而且,科技创新和专利发明者中不乏土生土长的岳西农民。
3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岳西县莲云乡的县工业园区,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只见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这家公司可不简单啊!他们自主研发的‘以塑代钢\’汽车操纵杆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江淮、奇瑞、江铃等品牌汽车公司已成为其主要客户,去年这家公司创利税200多万元。”随行的当地乡政府的同志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的老总名叫储晓彭,她以前是温泉镇农民,曾经做过裁缝,1996年开始建厂办企业,后来通过自主研发汽车橡胶塑料配件、汽车变速操纵杆及座总成系列产品,使公司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快车道。当天,记者见到储晓彭时,她正在公司实验室里和科研人员一道,对一项汽车换档机构耐久试验进行观察。“目前,我们公司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十多项,并成为中科院‘汽车用纳米改性橡塑材料研发中心\’基地。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就是我们企业的生命力。”储晓彭告诉记者。
记者从岳西县科技局了解到,该县像储晓彭这样实施“科技创新”、进行“自主研发”、开发“专利产品”的农民企业家还有不少。譬如,自行研制自动制茶机的刘友林,自主研发“多源充电器”的程为高,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岳西县农民,其产品均获国家专利。而且,他们所在的企业通过应用开发这些专利,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一项专利,能够激活一个产品;一次创新,能够振兴一个企业。”岳西县科技局局长储烨向记者介绍道,近年来,该县立足县情,狠抓科技创新,实施科技优先发展,并出台了《岳西县专利资助办法》,落实了科技进步奖励措施。同时,该县还积极推进以“院地合作”、“校县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并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上大做文章,从而不断引进创新技术,努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改造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另据介绍,近年来,岳西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通过县”、“全国星火科技先进集体”、“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市科技工作优秀县”等称号。其中,2010年,岳西县专利申请89件,授权47件,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均居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民爆员工不幸身亡
岳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