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望江县政府联合推进“县所”合作机制,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家试验区,通过引入科研创新人才,建设棉花科研推广基地等方式,使该项合作取得成功。11月12日,记者在望江县采访获悉,实验区的棉花增产、品质提高,棉农的收入得以增长。
据了解,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而望江县则是长江流域重要产棉大县,也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
经多方努力,2016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望江县政府签订协议,联合推进“县所”合作机制,通过两年的耕耘,该项合作得到有效推进,今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望江召开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望江棉花试验区现场观摩会。来自国家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新疆等产棉大省相关部门、棉花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共70余名代表,现场观摩了望江棉花试验区杨湾镇鸡冠村和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示范片,众人听取了两处棉花示范片技术人员对棉花种植情况的介绍,对棉田的长势、品质的提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对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发展战略,有效建设棉花优质高产试验区,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望江试验区得以成立,目标是提高棉花品质、品牌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以提升优质棉花市场竞争力。
据望江县种植业管理局高级农艺师余宏旺介绍,望江县为了呼应国家政策,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农业委、财政局、科研中心以及有关乡镇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多经、土肥、植保等农业高级职称人员为成员的技术专家组,整合资金85万元,及时兑现实验区种子、农资补贴,使实验区棉农植棉积极性得以提髙。为了调动实验区贫困户种植棉花的热情,2018年,望江县将棉花纳入特色种养扶贫产业项目,使实验区贫困户种植棉花,每亩获得300元补助。
为了推进实验区建设发展,望江县棉花实验区项目领导小组,年初召开实验区建设推进协调会,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营造社会支持棉花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提前开展种植意向调查,根据农田基础设施、区位交通、棉农植棉经验等,在华阳镇、杨湾镇、雷池乡3个乡镇和11个行政村,实施12000亩实验区建设,棉花种植户达2843户,户均种植面积为4.2亩,使种植面积落实到户、到田。
今年,通过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安徽省棉花研究所专家论证,望江县确定国家审定品种“中棉所63”为项目区生产用种,实行统一采购供种、统一免费发放。建立实验区棉花种植信息平台,对项目区种植户登记造册,分乡村建立电子档案,通过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实验区植棉户基本情况和棉花生产情况,精准提供统一的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
为了确保实验区棉花正常生长,实验区农技站在每个村安排1名中级农艺师驻点,使品种、技术、生产规程达到统一规范。近两年时间多次邀请中棉所、安徽省棉花研究所专家,深入实验区检查指导。并要求收购企业逐户与棉农签订棉花收购合同,以提前做好设点和预约上门收购工作,确保棉农收益。
在发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CCLA品牌效应过程中,望江镸积极创建优质棉品牌。今年,望江县宇洁纺织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区棉花订单收购,对实验区棉花单独收购加工。7月份完成了与实验区种植户收购合同签订工作,宣布实验区籽棉收购价高出本地市场价20元/百公斤。此外,棉农交售另享受20元/百公斤运费补贴。
9月份,参加会议的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政策体系处张杰伟处长,充分肯定了望江试验区建设成果,并代表国家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表示,将继续支持棉花产业联盟各项工作,关注望江县农业的发展。
据了解,今年望江县试验区1万亩实验区籽棉单产达285公斤,比全县平均籽棉产量增产26%左右。核心示范区杨湾镇鸡冠村180亩示范片,棉产量达350公斤以上。该村一殷姓农户告诉记者,他家种了6亩试验棉,每亩产量超过400公斤,是望江县单产历史第二高产记录。在种植业部门跟踪问效调査过程中,实验区农户对种棉满意度达100%。
试验区种植棉花获得成功,带来极大地示范作用,有效地调动了周边农户加入试验区的积极性。望江县人民政府已明确将利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平台,结合本县自然资源、棉花种植产业优势,集约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强与中国棉花研究所技术合作。2019年,争取将实验区面积扩大到3万亩;同时,推进棉花生产功能区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宜棉则棉、集中连片、地势平坦的原则,全面完成安徽省政府下达的20万亩棉花生产功能区划定,进一步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棉田。
新闻推荐
10月22日,一条微信“望江平民英雄——朱益奎勇救落水儿童”在朋友圈内激起波澜。10月23日清晨,雷池乡合建村村民季...
望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望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