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周可金
大别山国家贫困片区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安徽省包括金寨、望江等12个县,一直是安徽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片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与省内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片区发展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亟待大力破解。
统筹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三要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的关系。四要处理好统筹发展和跨区协作的关系。既要统筹城乡发展,也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全方位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水利为重点,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加强与武汉经济圈、合肥经济圈以及长三角地区联系为重点,统筹考虑片区城镇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等需求,贯通省际、县际断头路,建设一批旅游道路。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防治、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等水利工程建设。
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一要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比如立足片区羽绒、麻、竹、蚕茧等特色资源,引进纺织品项目,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望江县已形成规模。二要发展现代农业。片区农民收入除外出务工外,主要来源于农业。 2015年安庆13.4万贫困户仅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收入60%以上。要围绕特色粮经、茶果、畜水产品及中药材等,创建特色品牌,创新经营体制,建一批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发展名特优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三要充分挖掘片区生态、红色、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发展养生医疗、生态养老、红色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发展观光农业和旅馆服务业等。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优势产业发展。要抓住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遇,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制定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引导劳动密集型或技术产业等向片区转移。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主导产业基础,承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电子产品等产业,优化环境,建立大别山省际间产业错位和互补发展,加强县市区域产业合作,形成产业链,促进片区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贫困县经济发展。
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转型发展。大别山片区发展不能走大规模工业化道路,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国家政策扶持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构建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强与鄂、豫两省合作,探索建立跨省大别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推进机制,合力推进示范区发展。
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大别山片区发展压力,使其把更多精力倾注于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激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要促进 《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落实,并探索建立大别山区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产品标志、水权交易、碳汇交易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激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三是实施差别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增强“造血”能力。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旅游、现代物流等生态产业发展。四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现共赢。大别山片区涉及鄂、豫、皖三省,应构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跨行政区域的扶贫开发协作机制,促进片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新闻推荐
望江县落实三项举措,积极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一是以乡情亲商。巧打招商“亲情牌”,以乡情、亲情吸引在外能人志士回乡创业。招商团队深度分析产业政策、市场布局和龙头企业情况,选准望江因素、...
望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望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