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塘乡五星村中屋组群众兴修当家塘。
大石乡东湖村群众新修水渠。
新仓镇花园村村民在加固水渠。
徐桥镇南庄村群众新建当家塘。本报记者 刘辉通讯员 王东贵 文/图
【编者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县委、县政府坚持站在认真落实国家“三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政治高度,坚持以民生水利为核心、以水毁修复为重点、以防洪保安为目标、以构建人水和谐为宗旨,统筹全局,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广泛动员全县各地广大干群集中力量切实打好今冬明春水利兴修硬仗,长河上下、龙山内外处处呈现出人机会战、大兴水利的喜人场景和喜庆热潮。日前,记者连续几天随同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深入农村一线实地采访,目击了正在全县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水利兴修活动。
迎着冬日融和的暖阳,记者随同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行走在熙湖大地,亲眼目睹了农村广大干群忙碌在一片大兴水利建设的实战之中,切身感受到了冬闲时节老百姓议水利、兴水利、管水利的浓厚氛围。
大力整治当家塘群
11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塘乡五星村中屋组,只见中屋塘前彩旗飘飘,机声隆隆,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人机大会战、整治当家塘”的热闹场面打破了小小村庄冬闲往日的寂静,30多位男女老少忙碌穿梭在工地现场。有的整坝,有的挑土,有的夯基,而挖土机、推土机不停地奋力作业。
“抓住冬季晴好的天气,积极组织生产组的群众每天上工,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怨语。由于主要劳动力都长年出门打工,只要在家能够从事体力劳动的男女不分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愿意出资出力。”组长王茂然对记者说。
“塘修好了,能蓄水2万多立方,对明年的粮食生产肯定有利,下游100多亩农田灌溉就不成问题。加之现在国家对支持发展农业的政策非常好,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我们老百姓做庄稼当然就有奔头了,信心也就十足了。”正在挥锄挖土的王学林接过话茬。
而与之毗邻的胡屋组胡德家以同样“十足的信心”也高兴地告诉记者:“门口塘下游80多亩田地从明年起就能旱涝保收了。”
记者只见眼前若大的当家塘黝黑发亮的淤泥深厚,年久未清,蓄水不多,给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带来极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此,有着60多户300多人的胡屋组多次召开群众会议,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人均筹资200多元,累计需要投资9万多元,予以彻底整治。动工半个多月来,已每天组织群众50多人,实行人机联合作业,完成清淤1000多立方,塘坝结摆200立方,一个能够蓄水2万多方的崭新水塘即将全面竣工,一个来年农业增产增效的丰收景象已经写在了百姓脸上、装在了百姓心中。
11月19日,记者沿着太望公路沿线走进了毗邻望江雅滩镇的徐桥镇南庄村,看到的又是一番群众干劲十足兴修当家塘的火热现场——一个长10米、宽5米、深6米、能够蓄水7000多立方的新塘即将完工。
“以前,山脚下有一口七分亩的小水塘,还是2006年实施人饮工程修建的。附近的面前、塘前、新建三个组80多户500多人的日常饮水是通过从这里接上水管输送到农户的。由于水塘面积小、水源不足,尤其是每遇天干无水,村民饮水就相当困难,更不说山腰的田地灌溉了,群众只好眼巴巴地望着田地颗粒无收。惟一能够得到缓解的是,就是依靠山下的后山灌溉支渠将水抽到12米高程后,山腰的田地才能兴种,庄稼才能有些收成。”南庄村村委会主任黄绍球十分郁闷地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长期困扰在广大群众心中最可怕的‘心病\’就是血吸虫病的问题。这里是影响徐桥、大石血吸虫病传播的源头,属重点血防区。如果不从饮水、用水的源头上彻底解决问题,会时刻对当地乃至后山支渠下游整个水系的大石辖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南庄村总支书记方灯明坦言地说。
“后山支渠邻近的几个组起码有10%以上的人口染上过血吸虫,患有血吸虫病史。我家妻子就先后3次由于染上了叮螺,出现了高烧、体瘦等方面的血吸虫病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正在劳动的村民程来旺深有体会地说。
“为了根治这些病症,村里在三个组反复召开组长会、社员会,取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支持,通过‘一事一议\’计划人均筹资45元,就地重新兴修一口水塘。一个月来,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每天30多人一起上工,并施用大型挖土机同时作业,加快了工程进展,完成土石方9000多立方米。一方面,增大了蓄水容量,能够满足村民饮水和山腰田地灌溉用水。今后村民就可以将山腰上的100多亩田地放心地种上水稻或棉花了,庄稼收成有了保障了;一方面,改善了水源质量。通过蓄积雨水和山泉水,并在水塘设计建造一个过滤水池,净化饮水水质,从而管送输进附近农户,有效地防止了叮螺的侵入和血吸虫病的发生,真是一举三得,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村委会主任黄绍球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不仅如此,这种幸福的笑容、快乐的笑声也无不融进了新仓镇茗北村和黄岭村广大群众的心田。
11月26日,当记者驱车来到共有30多户160多人的茗北村孙弯组、严屋组当家塘兴修工地时,群众热情高涨,十几名年龄均在40多岁的男女老人正在用混泥土加固护砌一条长70多米、高3米的塘坝。
“以前,这口水塘塘坝渗水特别厉害,放水涵洞长期阻塞,下游70多亩农田灌溉很成问题。半个月前,两个组的群众不谋而合,决定投劳筹资4万多元兴修水塘。修好后,可以蓄水1.2万多方,能够保证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和田地灌溉,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一块最大‘心病\’。”老党员严国言发自内心地跟记者说。
而和茗北村隔壁的黄岭村下畈组群众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筹资12万多元,投工投劳600多个,于日前正式完工了一口当家塘的全面清淤、塘坝加固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800立方米、石方320立方米、混凝土150立方米,塘容5000多方,彻底解决了该组300多亩田地灌溉和700多人的日常生活用水之忧。
“在水塘完工之后,生产组的群众特别高兴,都认为是做了一件非常得益的大好事、大实事,他们还特地从毗邻的望江县请来一个民间戏班子进行慰问演出,庆贺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全组男女老少一时乐开了花。”新仓镇水利站站长汪仕训告诉记者。
【记者感言】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农村的逐步落实,老百姓大兴水利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日益高涨。正如黄岭村群众不仅感受到的是物质成果的丰硕,而且更为享受到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个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之花的新农村正在熙湖大地竞相绽放,一个人水和谐、人心思上、人民安康的新社会正在花亭湖畔相融相进!
大力兴修排灌工程
地处泊湖之滨的大石乡卓铺村是我县优质粮棉产区。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全部依赖花凉亭水库高岭支渠水系。村内一条4.2公里长的卓铺支渠是全村的惟一灌溉渠道。缘于水源路线拉长,一来水源自上而下缓缓而流造成流量很小,流至2公里后下游就几乎无水;二来水渠年久失修沿途渗水严重,致使支渠下游千余亩田地水源供应不足,一遇大旱,粮棉更是收成难保,当地村民只好从泊湖里抽水灌溉,极大地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业生产。
11月19日,当记者随着大石乡举行的冬季水利兴修现场会人员来到卓铺村时,眼见广大村民团结奋战在支渠改造一线。
“这条支渠在去年改造1200米的基础上,今年又将改造760米,全部实施‘三面光\’进行水泥加固,能够极大地提高渠道的保水率,确保支渠下游千余亩稻田、棉田得到灌溉。我家6亩多棉田今后收成也就更加有望了。”正在水渠涂抹水泥渠面的村民张应生对记者说。
而仅一畈之隔的东湖村正在进行的兰家支渠610米改线工程也是如火如荼。
为了避免先前的支渠从正在统一规划建设之中的东湖新村面前流过,村两委达成共识取得全村群众赞成之后,决定重新改线从村部后梢绕过。一个多月来,村两委在规划区集中力量新建村部、村卫生室、农户危房改造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的同时,科学谋划发展,合理安排工期,有效组织施工,实行人机会战,累计投资12万多元,掀起了农村冬季水利兴修的高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
“支渠改线完工后,能够确保沿渠13个村民小组32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将会进一步增加。”村民卓的望非常自信地说。
“目前,全乡已进入今冬水利兴修突击月阶段,投资80多万元的团山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140多米长的五合支渠浆砌加固、3000多米长的大明支渠整修、棠林村的提灌站加固等一系列重点水利工程全面拉开序幕。”大石乡乡长黄东升告诉记者。
而在新仓镇花园村全长880米的花园圩北支二渠、同心村全长550米的花园圩北支十渠清淤加固现场,一个月多来,挖土机清淤污泥数千立方,石头护堤加固工程正在进行,每天上工技术员、农民工几十人,沿渠涉及刘桥、张坝、周屋、熊畈、舒屋、新建、韩屋等10多个村民小组1000多亩良田受益。
“过去,这些支渠长期淤泥阻塞严重,污水恶臭,味道难闻,极大地影响了渠道周边村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同时,渠道过水不畅,农田得不到及时灌溉,有时还因群众争水灌溉经常发生矛盾纠纷,影响村民邻里关系。而现在,渠道全县改造过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迎刃而解。”花园村总支书记刘如生很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一共涉及5个村2.7万余人、1.3万亩农田受益的花园圩南北28条支渠也已分期分批陆续动工。全镇今冬明春安排16个村水利兴修重点工程73处,其中沟渠清淤加固28条,当家塘修复35口,闸、堰修复及水利配套设施完善10处,计划完成土方21万方、石方3227方、砌石1.1万方、砼3325方、投劳2.2万个,通过采取群众‘筹\’、向上‘争\’和部门‘帮\’等多种形式计划投资312.9万元。力争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除洪面积4000亩、防洪面积5000亩,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6000人。同时,在今年上半年投资350万元对黑河实施应急除险加固、完成4.2公里河道清淤扫障、1千米堤坝加固以及第一排涝站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将黑河二期应急除险加固工程纳入市、县重点水利工程,黑河三排站新建项目、长河翟惠堤提灌站配套渠道正在设计规划之中,黄岭村高龙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动工,国家投资900多万元的重点项目太怀渠道主干水渠除险加固工程也即将实施。”新仓镇镇长章和平如是说。
据江塘乡乡长吴铁柱介绍,有着年年抓水利、年年修水利优良传统的江塘乡坚持立足“早规划、早发动、早实施,多穿插、多结合、多元化”的水利兴修思路,有效整合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改造、土地整理、移民后扶、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人饮改扩等项目资金,有机结合道路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工程、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等民生工作,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目前,全乡138处水利工程已完工52处,已完成35万土石方任务的12.5万方,铺设人饮工程主管道16公里,白云河道沿河支渠整修、五星、五一、龙山等村的当家塘群整治、梅塘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均已顺利开工。
而地处山区的百里镇确定了“立足长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质量至上、发展民生”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病库除险、农村饮水安全、水毁恢复、蓄水灌排设施等工程建设的长期规划,把水利兴修与发展支柱产业、道路交通、人居环境改善、村镇建设、防洪保安等诸方面协调结合起来,做到了方法多样化、投资多元化,涌现出了象叶榜村燕岩组96名群众集资1.8万元修复黑湾塘、叶河村移民户何永明个人出资8600元整修加固当家塘坝等群众自发兴水利的感人现象。
“全镇计划今年完成土石方工程24万方,同比增加2万方,预计总投资1020万元。实施水保项目3处、农村饮水工程5处,加固病险水库1座,整治前铺河堤1600米,修复、加固水毁工程84处,申请市、县重点工程各1处,确定镇级重点工程6处、村级重点12处。截止目前,已完成各类水利工程任务70%以上。”百里镇镇长周学恒告诉记者。
“寺前镇针对辖区今年‘7.8’洪灾之后水毁工程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根据先急后缓、点面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水利兴修活动,罗溪、洪畈、王畈、林冲、乔木寨等村通过“一事一议”积极筹资筹劳,共修建河堰三度,清淤当家塘4口,修复河提1200米,累计完成土石方1万多立方米,投入劳日工3000余个。”镇长胡汉文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据县农建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水利局局长袁敏慧介绍,今冬明春我县一共确定了16项市级、县级重点工程,各乡镇也因地制宜落实了5处以上的重点工程。截止11月底,全县已完成投资5455万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150处,占全部工程总量的63%,完成土石方200万方,新修、治理当家塘200口,投入工日42万个,出动机械台班数0.45万台班。
【记者感言】当前,全县上下水利兴修的声势浩大、态势很好、氛围正浓、力度加大,一个上下联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大干水利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一个由过去季节性逐渐转变为常态化大兴水利的长效机制正在显现,一个由国家投入为主的单一化逐步转变为由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正在构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2日,省发改委原则同意安庆市皖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皖河治理工程总投资4.78亿元,涉及潜山、怀宁、太湖和望江县,治理范围为长河、潜水、皖水和武昌湖水系。工程主要...
望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望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