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桐城 > 正文

安庆城史上的战事(下) 刘 东 文/图

来源:安庆晚报 2019-03-30 10:00   https://www.yybnet.net/

上一篇简要介绍了宋末和元末与安庆城有关的三次攻防战,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明、清时期安庆城史上的战事。

四、“火神”助力守安庆

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朱宸濠在封地南昌举兵叛乱,史称“宁王之乱”。七月,朱宸濠率十万大军出江西,顺江而下准备直取南京。当大军沿江经过安庆时,安庆知府张文锦、都指挥杨锐、指挥崔文等率军士鼓噪登城,大骂宁王。朱宸濠大怒,决定暂缓进军南京,而围攻安庆。

据《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七《宸濠之叛》记载:当时南昌、九江都已陷落,远近震骇,安庆几乎是一座孤城,知府张文锦等“以忠义激士,誓众死守”。朱宸濠手下有一个叫潘鹏的,是安庆人,宸濠就派潘鹏的家属拿着信去城内劝降,守安庆城的指挥崔文亲手斩杀了这个来使,将其尸首投到城下。朱宸濠又令潘鹏到城下劝降,崔文拉起弓箭便射,潘鹏匆忙逃跑。知府张文锦又下令诛杀了潘鹏在城内的所有家眷。此后,朱宸濠想尽了各种办法攻城,却一直不能攻克。

又据明正德年间的《安庆府志》记载:当战事最紧急之时,安庆知府及守城将领向“军中火神”祈祷,并说:“贼指城骂,日夜有逻卒已矣,何用着红衣神为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贼兵日夜围攻、指城谩骂,每天都有守城士兵惊恐逃跑,如果“红衣神”你再不显神威,那要你何用?通过这番祈祷与激将,果然奏效,铳炮发射,每每击中敌人。

安庆将士的顽强防守,成功拖住了朱宸濠的叛军。叛军精锐皆出,他们的后方南昌守卫空虚。南赣汀漳巡抚王阳明汇合各路官兵,一举攻克朱宸濠的大本营南昌。朱宸濠闻讯回救,进退失据,兵无斗志,最终被王阳明所擒获。

明代后期,从西方传入了强力作战武器“红夷大炮”,也称“红衣大炮”,一般认为传入时间在1600年前后。明正德《安庆府志》上述那段关于“红衣神”“军中火神”的记载是否即“红衣大炮”?有待进一步考证。

五、史可法驻防宜城

史可法(1602-1645),河南开封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明朝末年抗清名将。后战死扬州,南明朝廷谥其“忠靖”。明末崇祯年间,史可法监军安池道,在安庆府及辖县各地与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展开激烈战斗。史可法驻守安庆时,在城北门外修筑过一座炮楼,并写有一块著名的“宜城天堑”碑刻(图1),希望安庆城池金汤永固。

据康熙《安庆府志》记载:“前楼在集贤门外,明崇祯九年(1636)兵备道史可法、知府皮应举因防流寇特建。如城门制,上为高楼,下为圜门,悬石额向北曰‘宜城天堑’,向南曰‘磐石万年’。楼下西偏立关圣庙,楼上置炮石,史、皮二公日夕枕戈防御,皖境得安。”因这座前楼的门头上悬“宜城天堑”石额,故也被人们称之为“天堑楼”,后在太平天国战乱中,天堑楼被毁。

六、湘军围攻克安庆

1853年,安庆城始为太平军所占领,因位于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上游,军事上是天京的重要屏障。清军方面也早已意识到安庆的重要性,湘军统帅曾国藩曾说:“若克安庆,则绝金陵贼粮之源,以杀江淮各贼犄角之势。”“安庆一战关系淮南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1859年9月,安庆保卫战的大幕渐渐拉开,曾国藩、胡林翼开始用兵于安庆周边,先后攻克石牌、太湖、潜山诸镇。至1860年6月枞阳镇被攻克,清军完成了对安庆城的全面包围。然而,安庆城池坚固,守军众多,短时间内攻陷并非易事。于是,曾国藩制订了“围城打援”的战略,一方面切断安庆城内的物资补给,另一方面打击前来救援的太平军。

在这次战役中,承担围城任务的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他率领的万余名湘军攻至安庆城外,长久驻扎于城垣周围,并开挖两道战壕,前壕用于围城,后壕用于拒援。在外围负责“打援”任务的是悍将多隆阿、李续宜、鲍超等。在围攻安庆的14个月里,他们击退了以英王陈玉成为首的太平军四次大规模救援行动。

在多次解围攻势中,尤以1861年春夏间的战斗最为激烈。4月27日前后,英王陈玉成亲率三万太平军主力抵达集贤关,控制集贤关及周边后,兵抵菱湖北岸,并筑垒13座。同时城内守将叶芸来也率兵出城在菱湖南岸筑垒5座,从而通过菱湖水道打通了城内与援军的联系,使安庆城内获得了物资补充。同时,陈玉成又增派吴定彩领兵五千入城助守,一时间安庆城之围有望获解。

不过,湘军诸部甚是勇猛,在击退外围太平军后,又将陈玉成部围于集贤关内外。陈玉成见势不妙,只留刘玱林领精兵4000多驻守集贤关外赤冈岭等四座营垒。剩余兵将随陈玉成突围,赴桐城与洪仁玕援兵会合,又商定分三路大军再救安庆。然而此计划被湘军将领多隆阿探知,当三路大军进攻时,遭遇严阵以待的湘军伏击,伤亡惨重,残军退守桐城。湘军趁机反扑,鲍超部进攻赤冈岭,刘玱林率军奋战,终因弹尽粮绝,4000多精锐或死或俘,太平军遭受重创。

1861年7、8月间,安庆外围太平军所有据点都被湘军占领。9月5日,曾国荃指挥水陆并进,又在城西马山附近挖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攻入城内。破城后,安庆城内太平军与湘军展开巷战,最后以湘军的胜利告终。清廷为了纪念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绘制过一幅《克复安庆省城图》(图2)。

七、马炮营起义攻安庆

1904年,清政府谕令各地编练新军,安徽随即响应。而以陈独秀、柏文蔚为代表的革命人深入新军,在新军中培养革命力量,后来还成立了岳王会等组织。

1908年秋,清廷准备在安庆太湖县举行各镇新军的秋季会操,以熊成基、范传甲为首的新军中革命党人,想乘太湖秋操时,策反各路新军起义。然而,清廷官员若有察觉,为防范革命党人,将安徽新军中思想进步的将弁,概不派赴会操。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决定在太湖秋操之时,安庆城内空虚,发动起义。正当秋操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先后离世的消息传来,朝野震动,人心惶惶。于是,熊成基等人谋划在农历十月二十六日晚上发动起义。当晚,驻扎在城东的炮营和城西的马营同时举义,起义部队会合后,夺取了菱湖嘴弹药库,并合力攻打安庆城北门。但可惜城内革命党被敌人看管严密,没能成功起义,未能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失败。

同时,清军停靠在安庆江面的楚材舰开始向起义军营垒发炮攻击。经过一昼夜激战,起义军未能攻入城内,只得向北撤退,出集贤关辗转到桐城、合肥一带,起义最终失败。

在安庆迎江寺的西边、沿江东路上有一座“熊、范二烈士专祠”(图3),这座专祠就是辛亥革命胜利后,为纪念熊成基、范传甲领导的这次马炮营起义而设的烈士祠。

新闻推荐

从田间地头唱到央视组建传承队伍 吴云芳:让桐城歌传遍四方

□汪世学王虎桐城市龙眠山水间,歌声随风飘荡。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省级传承人吴云芳,一边劳作一边唱着桐城歌。...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和谐礼让懿德流芳2019-03-26 10:36
小 巷 王菲2019-03-29 10:00
猜你喜欢:
评论:(安庆城史上的战事(下) 刘 东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