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桐城 > 正文

礼让佳话传百年 桐城“文”名天下

来源:安徽商报 2019-03-30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桐城,一座小城,却因“文”名满天下。行走在桐城古朴的街道上,“六尺巷”的礼让传说扑面而来,观“桐城派”文学,感受文学泰斗留下的飘香文墨。游走桐城,你不妨放慢一下脚步,用自己的脚步来丈量这座小城,用自己的心智来感受这座“文都”的呼吸。

六尺巷道礼让佳话传百年

桐城古称“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为“桐城”,迄今已有1200余年。

说起桐城,就不得不提“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代名臣张英劝告家人的这首诗脍炙人口,也成就了一段礼让和美的佳话。

行走六尺巷,首先要穿过一处徽式汉白玉牌坊,上面镌刻着“懿德流芳”四个大字,往前移步,不远处便是闻名遐迩的六尺巷了。六尺巷宽有2米,深有百米,在参天的樟树掩映下,显得颇为悠长,铺就的是鹅卵石,踩在上面稀松有致,头顶的樟树林里传来哗哗的作响声,走到这里,时空一度变得缓慢许多,呼吸一口,樟树的清新让你难辨现实与过往。如今,张吴两家曾经的富丽堂皇早已不在,而脚下的六尺巷却磐石一般,在述说着无尽的历史。

走进文都感受桐城派文学

“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享有“文都”盛誉。这里“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在当地竟成谚语。这里文风昌盛,“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归附作家1200 余人,“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通称“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在桐城文庙旁的“桐城派”文物陈列馆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展品百余件。陈列馆里展出的各类展品,游客可以细数“桐城派”的发源、顶峰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还可以欣赏古文人留下的对联文墨,一睹这些文物作品的风采。

这片土地上人文勃兴,桐城文庙更是崇文膜拜的理想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凭吊文学大师,希冀后人努力。

特色美食品味“桐城三宝”

游走桐城,你需要放慢脚步,这里百年树木、街道古朴都足以让你流连忘返。姚莹故居、嬉子湖、龙眠山、披雪瀑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都会美不胜收。

游览之余,你也可以打开味蕾,遍尝当地的美食,尝鸡汤泡炒米、桐城丰糕、桐城水芹等特色美食。

说起美食,不得不提这里的大关古镇。大关镇位于桐城市最北部,是著名的“制盖之乡”“蛋鸭之乡”。大关的水豆腐独具特色,洁白娇嫩,放入水中漂养,食用时捞起,做成各种菜肴,新鲜可口,这是初来大关的食客们指定的一道菜。大关的水芹菜同样出名,这里还有被誉为桐城三宝之一的桐城老酒在等着你。许家权 王益众 文/摄

新闻推荐

桐城市为基层减负促干部实干

本报讯桐城市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梳理厘清域内权责利,以基层反映的问题为突破口,通过优化出台新政、简化考核流程、梳...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和谐礼让懿德流芳2019-03-26 10:36
评论:(礼让佳话传百年 桐城“文”名天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