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姚鼐身后麻溪姚氏家族 汪孔丰

来源:安庆晚报 2018-11-16 09:43   https://www.yybnet.net/

姚鼐作品《惜抱轩全集》(资料图片)嘉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公元1815年10月15日),桐城派的立派宗师姚鼐因病在钟山书院去世。他的离世,不仅是桐城麻溪姚氏的一大损失,也是桐城派的一大损失。即便如此,在他身后,他的家族依然人才辈出,且代传惜抱之学,有力支撑着桐城派的传衍。

姚侯腹笥饱家学,射策几度嗟遗珠

据《麻溪姚氏宗谱》记载,姚鼐先后有两次婚姻,共有三子三女。前配张氏,育有一女;继配亦是张氏,生有二子:景衡、师古;又有二女。此外,姚鼐还有一侧室,生一子执雉。在姚鼐的这些子女中,仅长子姚景衡在科第、文学方面出类拔萃,颇有声名。

姚景衡少时得桐城名儒方绩指教,后又在钟山书院受父亲教诲,秉承家学。乾隆五十七年(1792),姚景衡在乡试中举,嗣后科举之途一直不顺。昭梿《寄姚根重孝廉》诗云:“姚侯腹笥饱家学,射策几度嗟遗珠。”这期间,他为了谋生,先后从教于江苏淮安、江浦等地书院。四十岁时,他铨选为仪征知县,后又历任江都知县、泰兴知县。在任职泰兴时,他还因不堪兵差之扰,以致亏累被削职查办,籍没家产,身陷牢狱数年。后来遇赦得出,寓居江宁,生活穷困潦倒。晚年,他应渭南知县何耿绳之邀,曾赴渭南重辑《渭南县志》。并在陕西同州,任过讲席。道光二十五年(1845),姚景衡辞世。姚景衡学问渊博,管同《姚庚甫集序》说他“自义理、经济、考证下逮阴阳、星命皆精究焉,而于诗文尤用意”。姚景衡生平为诗数百篇,编为四卷,文亦有二卷。其诗能自达其意,不蹈袭,不尽守其父说。其文皆有法度,才笔超轶,雄气过于其父。此外,他还致力于研治《楚辞》,著有《楚辞蒙拾》。

姚鼐的另外两子名虽不显,但也能承继家学。姚师古曾在钟山书院侍奉姚鼐,得其教诲。姚鼐尺牍中现存有两封写给师古的书信,其中一封告诫师古:身体不健,不必锐意作时文,但不可不读经书;人不必断要中举人、进士,但圣贤道理不可不明。这封信体现出姚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姚执雉在姚鼐晚年之时,侍奉左右,得其聆教。姚鼐的《惜抱轩诗集》十卷在嘉庆三年(1798)刻板行世,其后十余年的诗作,得姚执雉私录而保存。姚鼐逝世后的第二年,姚执雉辑刻《惜抱轩诗后集》。而《文后集》十卷,《笔记》十卷,亦皆缮写讐校。可以说,姚执雉对姚鼐诗文集的保存与传播具有重要贡献。

除上述三人外,姚鼐的侄辈也有不俗表现。在科举方面,姚麟绂、姚乔龄两人中进士,姚宋才、姚星纬、姚长煦、姚荦、姚长庆、姚焘、姚赓庆等七人中举。在仕途方面,以姚麟绂官职较高,官至天津盐运分司运同署长芦盐运使。其他如姚乔龄、姚长煦、姚赓庆等大多为教谕、知县等职位。在文学方面,姚通意,长期从居钟山书院,得闻姚鼐论诗要旨,益深于诗。诗亦清隽不群,有《赖古居诗草》《赖古居诗话》。姚宪,师事从父姚鼐,撰《问漪诗存》《问漪文存》。姚超恒,撰《雪塘诗钞》。姚觐阊,撰《卿门诗稿》《写山楼诗存》等。姚銮坡,撰《湘筠楼诗稿》。

诸孙富文采,蔚然时无伦

道光初年,著名诗人张际亮在《赠姚伯山柬之大令即送之粤东》中说:“君家惜抱翁,好学老益纯。诸孙富文采,蔚然时无伦。大令骥子怒,侍郎龙媒驯。看君倏骖驾,骅骝追前尘。”诗中“大令”指姚莹,“侍郎”指姚元之,这两人和姚柬之是姚鼐侄孙一辈,也是姚家十八世的佼佼者。

姚莹,姚范曾孙,姚鼐侄孙。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官至湖南按察使。姚鼐对侄孙姚莹青睐有加,教导颇为用心。《惜抱先生尺牍》中存有九封是写给姚莹的,它们能反映出姚鼐对姚莹的指点确实很用心。姚莹现存诗文甚多,见于《中复堂全集》。方宗诚评其诗文“虽亲炙惜抱,而亦能自出机杼,洞达世务,长于经济”。其实,姚莹并不着意为

文,而是留心经世之学,张际亮就称姚莹“雄伟骏异,深明大略,盖李德裕、张居正之匹也”(《答姚石甫明府书》)。姚莹也凭其卓越的经世才干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声名,他任台湾道期间,敢于抗击英军,保住了台湾的领土安全,可谓民族英雄。

姚柬之,姚希廉十世孙,姚鼐从侄孙。道光二年(1822)进士,历任河南临漳知县、广东揭阳知县、连州绥瑶同知、肇庆府知府、贵州大定府知府等职。早年曾受学于族祖父姚鼐,于诗文多有所得,著述甚多,有《伯山文集》八卷、《诗集》十卷、《伯山日记》一卷、《易录》七卷,由门人王检心校刊传世,总题《姚伯山先生全集》。此外还有《漳水图经》《绥瑶厅志》等。姚柬之的诗在艺术上各体兼擅,自具特色。阳湖张惠言之弟张琦说其“五古探源曹、刘,乐府兼擅杜、白,《怀古》诸长律,案隶事矜练出之,尤极顿挫沉雄之致,此韵语中史才,非复雕青刻翠之技”。其五律,张维屏称“得少陵之神,非同貌似”;其七律,因为“沈郁高亮,情文相副,质厚而气清,句练而格浑”,深得张琦喜爱。姚柬之在古文理论与创作方面,也承继了惜抱家法。他在《童云逵文集序》中认为文之佳者,具备四要素:声、色、气、味。在创作上,其文“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竭,而法度绳墨皆天然凑泊,不假雕琢”(王检心《姚伯山先生全集序》)。

姚元之,是姚文燮七世孙,十七世姚原绶之子。嘉庆十年(1805)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曾师事族祖姚鼐,受其古文法。工诗,有诗集《使沈草》《廌青集》。姚莹《廌青集序》称姚元之“古近著作,雅讬唐音,绵邈其思,俊逸其气,清辞丽句,不绝于篇”。不过,姚元之并不以诗鸣,而是以书画著称。他工行草,深得赵孟頫之神髓。在隶书上更是别具风格,能汲取汉碑波磔用笔之风神,且能“复拓而大之,虽畦径有未化处,而纵横挥洒,实有山飞泉立,玉佩绅垂气象”(《国朝画人辑录》)。

姚元之在京师画坛还是“十六画人”之一,有较高的绘画造诣。钱泳称扬他:“工于花果翎毛,落笔苍秀如石田翁(沈周),亦画山水,近华秋岳(华嵒),寥寥数笔,精妙入神。”法式善有诗赞称:“惊为王辋川(王维),又疑李伯时(李公麟)。”

除上述三人外,其他姚氏十八世族人也有亮眼表现。姚维藩中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进士;姚赐履中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举人,姚翔之中道光十九年(1839)己亥科举人。此外,姚兆,著《匪莪轩诗集》;姚葆恒,著《韫珊仙馆诗集》。

朴学难令诗事优,桐城二妙擅清幽

近代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有诗云:“朴学难令诗事优,桐城二妙擅清幽。”此处“桐城二妙”指的是姚永朴、姚永概兄弟。他们俩都可说是经学家,尤以姚永朴成就最高。一般来说,经师在作诗一事上难显优异,但姚氏兄弟却于诗“擅清幽”。他们能有这么高的声名,与其父姚濬昌的谆谆教导分不开。

姚濬昌是姚莹次子,年轻时曾进入曾国藩幕府,等到曾国藩、莫友芝等人的指点,受益匪浅。后以军功授江西湖口知县。历任安福、竹山、南漳等地知县。他独喜为诗,有《幸余求定稿》《五瑞斋诗钞》等集。孙衣言称其诗沉练峭拔,“又出奇惜抱之外,非家学所能牢笼也”。徐宗亮曾与马其昶推论桐城文学之绪,认为桐城诗歌自姚鼐、方东树之后,能振之而起的首推姚濬昌,其他作者皆不能自具体貌,不能与之比肩。

在姚濬昌的指点下,其子女都有优异表现。长子永楷,尤工诗,有《远心轩诗稿》,所为诗歌,逼似古人。马其昶《姚闲伯墓表》说“其自为诗绝清朴,无世俗气”。次子永朴,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既承家学,又师事方宗诚、张裕钊、吴汝纶等。学问渊博,于注疏及宋元明清诸儒经说,无不淹贯。丹黄并下,博稽而约取,旁及诸子史及小学音韵。著述丰富,有《尚书谊略》《蜕私轩诗说》《十三经举要》《群经考略》《史学研究法》《清代盐法考略》《诸子考略》《群儒考略》《文学研究法》《蜕私轩杂著》《蜕私轩集》《蜕私轩续集》等书。三子永概,中江南乡试解元。其学术虽逊于仲兄,但于诗颇有天赋,其诗歌秀爽警炼,沉郁顿挫,“虽无枕经胙史之腴,亦足登大雅之室”。沈曾植曾将其诗与其姊夫马其昶的文章合印成册,誉之为“皖之二妙”。虽然姚永概“诗胜于文”,但其文亦谨守惜抱家法,“气专而寂,澹宕有致,不矜奇立异,而言皆衷于名理”(林纾《慎宜轩文集序》)。次女姚倚云,亦工诗,受到吴汝纶赞赏,并嫁与通州名士范当世,著有《蕴素轩集》十二卷、《沧海归来集》十卷。

此外,姚永朴兄弟同辈族人中也不乏诗人。如姚声,姚鼐曾孙,有诗名,与姚濬昌父子、吴汝纶、方宗诚等人往来密切。姚永锡,有《宜荆草堂诗集》;姚润长子姚庆龄,有《泼翠草堂诗草》。

到了晚清民初,中国社会因西力东侵而发生巨变。麻溪姚氏也与时俱进,积极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他们依然葆有文化家族的风雅,书香不绝,才俊辈出,继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光发热!

(作者系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新闻推荐

深夜货车 撞上高速隔离带 车主正在接受救治

本报讯(胡坤卢向波)11月10日凌晨2点半钟左右,在合安高速安庆桐城段境内发生一起半挂货车撞上路旁隔离带的交通事故,事故导致...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姚鼐身后麻溪姚氏家族 汪孔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