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9日早上7点,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华庄组66岁的村民毕新长打过卡后,开始了一天的上班生活。种了一辈子地的他,现在的工作是管理一家公司的蔬菜基地。每天工作八小时,每月领取工资3560元。
杨安村位于范岗镇北部,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40个村民组,总户数1330户,农业人口5260人,耕地面积5300亩,林业山场面积120余亩,水域面积1100亩。
近些年,该村坚持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激活资源要素、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成立了润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40个村民组作为股东,以5100亩耕地量化入股。合作社通过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年获益250万元。到了年底,合作社以保底收益+分红收益的模式,向股东分红。
毕新长将自家的5亩地全部入了股。保底收益是每亩地每年400元,分红收益是每亩地每年144元。“如果不入股,5亩地一年纯收益不到2000元,而且一年忙下来人非常辛苦。”毕新长算了一笔账,现在他家入股的5亩地一年纯收益2720元,同时自己在蔬菜基地上班,按月领取工资,这样算下来,一年比原来多赚43440元。
和毕新长一样,杨安村村民都因为“三变”改革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目前,杨安村在该蔬菜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共11户,有大型农机具的农户8户。此外,农忙季节平均每天还有20人务工。村民在该基地务工一年的收入达68万元。
今年初,国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及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时说,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眼下,农村“三变”改革为杨安村发展增添了活力,目前该村已形成优质稻米种植、劳务输出两大支柱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稳定了基础。老百姓也因为没有了一亩三分地的束缚,纷纷从事二三产业,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2017年杨安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10元。
该村党总支书记齐德苗说,“三变”改革,保证了该村改革有动力、资金有来源、农民有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而且有力地将各方力量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促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合力。
(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陈群)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魏香)9月15日,文昌街道在长清职专举行人大代表述职测评会议。文昌街道近期已组织了3个选区的9名区...
桐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桐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