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桐城市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通过摸清底数、规范管理、创新经营、强化保障、严格奖惩等举措,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力争通过三年,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实现“村村过硬、整镇推进、整市提升”的目标。
认真调查分析,树高“航向标”。该市镇街党(工)委、财政局联手,前期调查核实各村发展现状、收入来源,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该市出台《实施“三年强村”计划,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到2020年,全市203个村(含农村社区)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7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35%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15%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该市结合实际,为每个镇街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做到蹄疾步稳、步步见效。
创新管理运营,建立“孵化器”。该市各村注册成立村集体公司,实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化、公司化管理和运作,鼓励村班子成员带头入股。村集体公司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面清查登记,做好评估和造册登记工作,对损害集体利益的发包合同,依法进行纠正和规范。该市还建立镇村产权交易平台,把集体资产处置、集体资源流转及项目工程建设等纳入平台管理,公开招标、拍卖和交易;涉及村级“三资”管理重大事项,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多种模式发力,锻造“动车组”。该市探索资源资产盘活、土地经营、乡村旅游、招商引资等9种发展增收路径。其中财政投入各类市场主体的项目资金可作为村集体资产,每年按照不低于项目资金的5%参与分配;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形成的土地指标,预留10%用于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招商引资,落户企业税收市级留成部分每年按30%奖励给村;探索村级“飞地”抱团发展,由市、镇(街道)统筹,采取村村或多村联建的形式,整合资源项目资金,实现区域连片开发,发挥其聚集效应、规模效应。
夯实基础保障,打造“助推器”。该市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督导“计划”执行。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专项发展基金,实行重点项目扶持。市镇领导干部每人包保联系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1个经济强村,加强帮扶指导。注重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经济意识强的能人到村任职,探索创业有成人士回原籍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同时派驻指导员、专家服务团定期或不定期到村,指导开展工作。
严格奖励惩罚,压实“责任链”。该市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市直单位和镇街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凡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达不到目标要求的,镇村党组织不得评为“先进”。对两年内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调整职务。市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村级集体经济增量和增幅分别在全市前10名的村。新增经营性收入不超过50%可用于奖励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优先享受评选“双十佳”、定向招聘镇街事业编制人员、挂任镇街领导班子成员、比照副镇长(副主任)工资水平确定报酬等待遇。 包遵陆 胡国贵
新闻推荐
3月28日,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盛典上,在桐城市多地取景拍摄的、以桐城关爱女孩网志愿者故事为原型的微电影《萤儿飞》荣获本次金鸡百花奖微电影优秀作品奖。中国金鸡百花电...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