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深挖老城人文典故 小区改造也打文化牌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1-19 14:52   https://www.yybnet.net/

腊梅点点装点居民窗前

机动车辆有序进出

自行车棚方便居民停车

安了路灯晚上也能出门散步了

花坛附近安装晾衣架之前的空地

增设了晾衣架

改造前破损的花坛

花坛改造后增设了防腐木

录龚鼎孳诗一首

今日龚大塘小区居民生活场景

昔日龚湾巷民俗风情

根据历史资料绘制的龚鼎孳画像

诗书传家

退让三尺的画面

龚万巷的故事

“四个一”工作法试点小区改造咱居民作主

近日,龚大塘小区作为民生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迎来验收,原先的三无小区做到了保洁、保绿、保安全到位,达到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居民自治的目的,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龚大塘老旧小区改造中,龚湾社区党委发挥居民自治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实行“社区党委+物业管理+居民代表”社区协商模式,解决年初上报“十难题”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龚大塘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辖区有居民楼10幢、住户350户、居民960人左右。尤其是市重点高中、商业区坐落于该小区周边,辖区租房户占比达到35%。作为敞开式“三无”小区,龚大塘小区内路面凹凸不平,拆违后留下许多残垣断壁,影响居民的安全出行;下水管道老化堵塞严重,经常污水漫溢,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小区的开放式结构,车辆乱停放现象严重,并存在偷盗现象,导致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存在隐患,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解决龚大塘小区的城市管理“四乱”问题,三孝口街道龚湾社区党委、社居委以一事一提、一事一议、一事一办和一事一评的“四个一”工作法搭建一公里服务民情,展开社区协商,召开居民会议,解决居民的事自己做主,通过一件件小事协商,一件件小事提、议、办、评,小区自行车棚安装在哪个位置、小区停车位如何施划、小区监控放在哪个楼幢比较合理,解决居民关心的一点一滴小事,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社区五次协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加了社区协商会议,引入了物业管理公司,并在小区入口处安装了立式标牌;蓝牙系统识别小区车辆进出,外来车辆再也不能占用小区停车位了;新建的80多平方米自行车棚方便了居民停车;铺设的1000多平方米沥青路面让老人再也不用担心跌跤了;100余米新增设的铁艺护栏让居民再不用操心机动车占用人行道了;在改造中增设了15个晾衣架,解决了居民晾衣晒被的问题;花坛边上铺设了防腐木,方便了老人休息。

龚大塘小区通过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模式,实现了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加文明、更有尊严,实现了“我的小区我做主”。据悉,通过龚湾社区龚大塘小区试点“四个一”工作法,加强社区协商制度,在推进居民小区自治基础上,2018年三孝口街道将继续在光明新村小区15幢居民楼、1000多户居民老旧小区推广社区协商自治管理。

居民写来赞美诗

龚大塘小区改造后,居住在该小区的本报热心读者李纯才写来一首诗,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记者近日在李纯才的带领下参观了小区,拍下了许多改造后的小区场景。

据李纯才介绍,他是上世纪80年代定居于龚大塘小区的,该小区是在填平了龚家池塘后修建的,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属于老城三无小区,脏乱差突出。在改造过程中,三孝口街道及龚湾社区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居民心声,多次召开会议并深入小区实际调研,优选出最佳改造方案。

改造后的龚大塘小区,路灯亮了,地面平整了,车辆停放有序了,楼梯修复了,花坛整洁了……面对舒心的居住环境,以及焕然一新的小区,为感谢党的好政策和辛苦战斗在一线的好干部,李纯才特地赋诗一首以表情怀:

龚大塘小区,

八十年代启;

一晃三十载,

旧貌脏乱之;

政府下力气,

为民办实事;

春风绿老城,

改造变靓丽;

人车各行道,

消防通道顺;

楼道无堵塞,

路灯辉映地;

电动车进棚,

行人没顾忌;

花坛中乘凉,

谈天夸赞美;

炊烟袅袅起,

文明常用语;

清晨朝霞飞,

夕阳呈诗意;

鸟语花香溢,

歌声沁心脾;

看是一幅画,

听似一首曲;

闲庭信步悠,

祥和多情趣;

福音荡长空,

温馨和谐居;

充满喜和乐,

颜值更艳丽;

句句展真情,

居民竖拇指;

幸福指数升,

政通人和兮。

漫画墙图说合肥龚家故事

在改造龚大塘小区的过程中,三孝口街道整理发掘了关于合肥龚家的历史典故,并请本土漫画家榆木先生绘制出来,悬挂在小区粉刷一新的围墙上,漫步小区,品读这一幅幅简洁生动的画面,合肥龚家的故事跃然墙上。

合肥龚家世代名家辈出

龚大塘原是龚家祠堂南面的一口水塘,因为是龚家的私产,故叫龚大塘。旧时,龚大塘一带的积水由一条向东延伸的水渠,经回龙桥流进九曲河中。据老辈人说,以前的龚大塘是龚家的后花园,四季都有花开,春有桃花,夏有荷花,秋有枫树,冬有腊梅,姹紫嫣红。住在这里三四十年的居民李纯才介绍,龚大塘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旧城改造中,填埋了水塘后修建成了一栋栋住宅楼。

说龚家在古庐州城里是个大户人家,那可一点也不为过。《龚氏宗谱》说龚家始迁祖“俊,字一山,行一。明季由江西临川迁合肥。”清朝末年,庐州城里流传一首民谣:“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渐有书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车马盈门……十三十四两代翰林……”反映了龚家到合肥后白手起家,创立门户,由一贫如洗而成合肥望族的艰辛历程。

所谓“君子之世,三世而宰”,但合肥龚氏家族却名家辈出,享誉后世,在长达数百年间,合肥龚家代有人出,不乏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既有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也有工程技术、医学方面的专家。

真正使合肥龚家崛起并闻名海内的扛鼎人物,当是明末清初的龚鼎孳。龚鼎孳18岁即中进士,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龚家祠堂位于今永红路小学内,1982年合肥市政府在校园内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上记载着此处就是当年的龚家祠堂旧址。

龚家祠堂由其十三世孙的龚心湛于1926年重建,祠堂刚建成时约有500平方米。据《庐阳区志》记载,合肥解放后还存有5开间寝堂,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其结构为五架梁、前轩、后双步,梁架雕刻繁缛精美,主要有卷草花卉、人物故事,且兼有明清两代风格,又得皖南徽派建筑神韵,被专家认为系江淮地区所仅见。

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市政建设的需要,龚家祠堂建筑逐渐衰败了,祠堂的主体建筑于1995年被拆除,2005年,龚家祠堂仅存的厢房部分也被彻底拆除了。

龚万巷的故事与六尺巷媲美

龚家在合肥是大户人家,流传的故事自然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龚万巷”的故事,与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一样动人。合肥市文化馆编著的《合肥民间文学》讲述了“龚万巷”的由来:

当年这里曾居住着两户相邻的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朝廷重臣,人称“龚大司马”;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人称“万大老爷”。这两户人家虽相邻多年,但并不来往。好歹是左邻右舍,各走各的门,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孰料这年,龚、万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结果引发了争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时间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县衙老爷那里。龚、万两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县衙老爷乃七品芝麻小官,岂敢轻易判决,以致官司迟迟没有结果。

龚家气愤难忍,派管家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禀报龚大司马,希求龚大司马出面干预,以振族威,出掉这口怨气。远在京城的龚大司马接到家书后,起初确也很气恼,好在其妇人乃一知书明理之人,闻情后淡淡一笑而劝道:“相邻相争,只为一墙,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对此区区小事,当大度才是,让人几尺何妨?”

龚大人闻妻言之有理,顿时息怒,随即付书一封,交管家人带回。龚家人接到龚大人来书,拆开一看,见书仅诗一首。词曰:“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言,皆息怒默语,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

龚家一反当初的举动,使万家很受震动,愧疚之余,也仿效龚家做法,主动将与龚家相邻的山墙退建三尺。这样一来,使得龚、万两家宅居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人们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叫来叫去叫白了,就成了后来的“龚湾巷”了,即如今的“永红路”。

本版图文:许玉龙周伶俐

新闻推荐

桐城市人民法院推出 “失信”彩铃力促执行

本报讯“你好,您拨打的机主已被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2018年1月1日起,在拨打桐城一些失信被执行人电话时,将听到这样的语音彩铃。为更好...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遥远的吆喝声2018-01-15 18:34
猜你喜欢:
评论:(深挖老城人文典故 小区改造也打文化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