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淮上区玉博园每周四的玉器玉料露天集市很热闹,记者找机会去赶了一趟集。集市上客商之多来源之广、玉器玉料玛瑙翡翠文玩木雕品类之盛、市场交易量之大,在蚌埠玉器市场中,可谓独领风骚。为何在全国玉器行情持续萎缩,这个露天集市却能“逆势飘红”呢?
在玉博园进园主路和南北主路两边,展台一个接一个,绵延一百多米,展台上摆放着手镯、挂件、戒指、饰品、各类工艺品等。从材质上看,玉器中主要是白玉和碧玉两大类,有少量和田料、俄料,青海料、韩料居多,还有一些岫岩料;翡翠不多,主要是手镯、挂件、戒面;有几个玛瑙原石和小饰品摊位。在集市的南部是原料市场,有少量上百公斤的精品大料,更多的是中低档的小件料,大部分都是整面剖开,浆肉绺裂一目了然,让买家避免“赌石”的风险。
据了解,玉博园周四“集市”开始于2015年4月26日,开办目的就是想引进外地客商、提振市场人气。这个“集市”坚持了两年多,成为蚌埠市目前影响最大的专业市场。从摊主的口音中,记者听出有很多河南人。仔细打听,原来他们都来自中原地区最大的玉器市场河南镇平石佛寺,当地长途客运公司专为周四来蚌埠市场做生意的玉器商户开通专线车,周三晚上来蚌,周四中午散集后回河南。外地客商中,河南人占三分之二,还有一部分安徽桐城商户,和少量江苏扬州等地的玉器古玩商人。桐城也有专线车来蚌,周四一大早赶来,下午回去。
来自石佛寺的王女士是定期到蚌埠“赶集”的商户,主要经营白玉挂件、碧玉手镯等,“这些货体积小、带起来方便,装个背包就行了。”王女士说,“今天摊位刚摆好就开张了,虽然挣得不多,只要能走掉货就行了,量大了利润自然就多了,谁还想把货背回去呢?”说话间,王女士又成交了一单,买家用微信支付,一扫码,买家也是同行,在光彩玉器城开店。加了微信,王女士说,家里还有很多货,会发图来,有需要就微信联系。据了解,周四集市吸引了一部分市民,还有不少顾客就是蚌埠的玉器业户,有的来看料选料,有的来淘些成品补充货源。
蚌埠玉器业户集中的“北工地”也有一些作坊主来淘料,蔡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蔡先生说,集市上的玉器成品主要是中低档货,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的都有;原料五花八门,也是以中低档为主。高档货都是熟人之间做。“这个市场之所以持续向好,一方面是蚌埠市的玉器经营户的支撑,另一方面,不得不佩服河南人做生意能吃苦耐劳。”蔡先生说,“前几年蚌埠做玉的都跑到河南去买坯子进料子,现在生意不太好,跑一趟河南费用高还耽误时间。现在河南商户把料子送过来,价格有个差不多就买了,省得两头跑耽误事。”
经营玉器多年的宋先生有自己的心得,“玉博园周四集市购销两旺,既离不开玉博园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外地商户的勤劳奔波。但是这种‘赶集\’式的经营方式还是‘小农经济\’,不可能长盛不衰。蚌埠市要想把玉文化产业做大,还是要从具体政策支持做起,从搭建帮扶平台入手,结束目前这种有人说没人管的状况,扶持龙头企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服务业集聚区是新形势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态,日益成为新常态下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安徽省以服务业集聚发展工程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省级服务...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