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2020年,合肥人口将超500万 合肥都市圈欲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来源:市场星报 2017-07-26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根据这一规划,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 

成就 安徽省人口超百万城市已达到6个

据介绍,在十二五以来,全省城镇人口五年增加约550万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速度,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初步进入城市主导型社会。

合肥都市圈不断壮大,在全省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合肥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400万,芜湖、蚌埠、阜阳、淮南、淮北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00万,马鞍山、安庆、六安、宿州、铜陵、亳州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50万,市区常住人口规模50万人口以下小城市65个,建制镇843个。

问题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据介绍,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任务艰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直在低位徘徊,2015年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23个百分点,未来全省每年需解决大约1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任务非常艰巨。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竞争力不强。省域各中心城市尚未形成合理分工、紧密关联的网络化体系,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组群协同发展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省域中心城市在全国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待提升。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皖北地区城镇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使用效益低。重外延轻内涵、重外表轻功能、重地上轻地下,交通拥堵、雾霾天气增多、水环境遭受污染等城市病现象急需改善。城镇排水防涝、防灾减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城镇发展特色不鲜明。“千城一面”现象普遍存在,在城镇建设中未能有效保护传统地域文化要素,未能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气息的城市风貌。

进城落户 将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服务

根据规划,为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保障,安徽省承诺在教育、职业培训、医疗卫生、住房、社会福利等方面给于保障政策。

教育保障: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教育权利。实现义务教育经费随学生可流动,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职业培训:以农村初高中未升学学生为重点,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建设500个共享型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0个省级“名师工作坊”。

医疗卫生:将农民工及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计生等公共卫生服务。

住房保障:支持将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鼓励市县政府为进城购房农户提供适当优惠或补贴。

社会保障:支持农民工参加城镇居民社保,并进一步拓展至随迁子女、父母、家属等群体,实现城市居民社保由农民工个人向家庭覆盖。

合肥都市圈打造成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根据规划,合肥都市圈将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富集优势,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一体化发展水平,打造长三角区域增长新引擎和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马鞍山、滁州、淮南、六安、桐城市为重要节点,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筑高铁1小时通勤圈,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桐宜等产业发展轴带。

到2025年,都市圈内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

合肥市3年后将成为人口超500万的特大城市

合肥市将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以长三角城市群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方向,打造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家电等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

到2020年,把合肥率先培育成市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城市交通 人口百万级城市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

规划提出,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鼓励设区市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设置,推动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健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提高管养水平。提高路网密度,保证交通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加快支路网、微循环建设,形成“窄马路、密路网”的街区模式,形成尺度适宜、人车有序通行、包含城市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街区。

新闻推荐

合肥将新建一批市郊铁路

未来到金寨、桐城、淮南更便捷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心系基层服务基层2017-07-25 09:08
猜你喜欢:
评论:(2020年,合肥人口将超500万 合肥都市圈欲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