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文化扶贫“开花结果”本报记者陆飞本报通讯员项并玉

来源:安庆日报 2017-06-09 09:21   https://www.yybnet.net/

全市198个行政村,都拥有2支以上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将市、乡图书总分馆建设延伸到村,年接待各类读者30万人次;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帮扶”等活动,直接惠及群众超过200万人次……2015年以来的3年间,桐城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抓住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大力推进文化扶贫,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在这项民生工程中享受到了平等的文化福利——

扶贫新阵地—— 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

4000多册图书分门别类地摆满十几个大书柜,作为专职图书管理员的叶瑶,正在电脑前处理着当天的图书借阅情况。6月2日,记者来到桐城市金神镇草原村看到,设在村部的图书室,在叶瑶的精心打理下,已经成为村里人气爆棚的去处。“我这里的图书每年会更新2次,保证了村民的阅读需要。”叶瑶说,依托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如今桐城市县、乡图书总分馆已延伸到了每一个行政村,年接待各类读者30万人次。

不仅是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先后建成9个省、市级农民文化乐园;128个行政村和社区建有文化广场,80%的村和社区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如今,覆盖桐城全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无到有、从村到户,来到农民身边。“脱贫路上,文化不可忽视。普遍覆盖农村的文化民生工程和文化设施正成为扎根在农村的扶贫新阵地。”桐城市文化委员会主任伍建强认为,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文化既可以起到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又可以成为转变思路的突破口、另谋发展的加油站。

如何让已有的农村文化设施不闲置?如何让新建的场馆“转起来”?桐城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做大增量的同时,更需要盘活存量,在文化活动常态化上做文章,将各级文化单位的短期集中服务与乡镇常年自主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设施充分转起来、转长久。

在大关镇里的综合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电脑室、科技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等样样俱全,不同爱好和需求的人们汇聚到这里,兴冲冲而来、满意而归。文化站站长徐宾说:“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像设在基层的‘微型文化部\’,只有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才能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求知的课堂、求艺的乐园、求富的平台。”

文化新生活—— 群众为政府服务点赞

图书馆延伸到村,让贫困群众闻着书香学知识、谋划脱贫致富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让贫困群众通过网络看世界、学习致富新技能;农民文化广场,让贫困群众有了好去处,心里乐开了花;群众自发组织文艺队伍,让贫困群众发展才艺、心有寄托……如今,走进桐城的广阔农村,文化扶贫给贫困群众带来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近日,桐城市金音黄梅戏表演艺术团前往大关镇15个行政村巡回演出,其中大戏《金钗记》、黄梅小戏《闹花灯》、《戏牡丹》,经典折子戏《打豆腐》等都是由群众“点戏”而定,每场演出的观众都达到200余人。

何为“点戏”?桐城市文化委产业办主任赵晴川告诉记者,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自己喜欢的传统黄梅戏剧目,桐城市文化委员会在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中,一改往年“市里送什么,群众看什么”的做法,变为“群众点什么,就送什么、演什么”,广受群众欢迎。范岗镇杨安村的老戏迷方旭明老人激动地说:“我们自己点的戏,听得懂,爱听爱看,很过瘾!”

“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但不能由政府包办,因为文化下乡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因此必须以农民的实际需求为中心,只有将文化服务的选择权交给农民,把‘政府端菜\’转变成‘群众点菜\’,群众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点赞\’。”赵晴川说,2015年以来桐城市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帮扶”等活动近万场,直接惠及群众超过200万人次。

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每周3小时以上,每个行政村每月看一场电影、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2015年以来的3年间,桐城市抓住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大力推进文化扶贫,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在这项民生工程中享受到了平等的文化福利。

培育新能人—— 村民从看客变成主角

今年62岁的徐文联,可是桐城市吕亭镇远近闻名的文艺“大咖”,精通吹拉弹唱的徐文联,不仅带领群众自发组织文艺表演,而且还经常编排一些黄梅小戏。去年,老徐自编自导自演自唱的黄梅戏《当官难》,还走进了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获得了洪桥村父老乡亲微信朋友圈的纷纷转载和“点赞”……

在桐城市龙眠街道城郊社居委的顶层,是城郊社区的“群艺俱乐部”所在地。俱乐部成立10年来,30多人的演出队伍行当整齐,舞美服装、舞台布景、锣鼓乐队,像模像样。尤其是每周安排4天时间排练雷打不动,堪称专业。能拉起这样一支热情高涨、实力不凡的群艺队伍,得益于桐城市一直以来坚持的精心培育。如火如荼的文艺活动,彻底引爆了群众热情。舞蹈队、模特队、合唱队、舞狮队……如今,桐城全市198个行政村,都拥有2支以上群众业余文艺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农村缺少文艺人才的状况,我们结合地方实际持续开展舞蹈、声乐、戏曲等文艺辅导,指导创作、帮助排练,不少基层群众已经具备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的能力。”桐城市文化委主任伍建强说,坚持将“输血”与“造血”同位推进,让文化与扶贫攻坚“一路同行”,提振了桐城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精气神,营造出群众同心战贫困,协力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繁荣乡村文化,既要将“送”文化制度化、常态化,鼓励和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又要深“种”文化,搞活民间艺术、培育乡土能人,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从看客变成主角。

如今,随着各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长,桐城市财政每年拿出近2000万元为农民轻松自如地参与文体活动“买单”。桐城有规模的文艺社团已增至十多个,年培训农村文艺骨干1000余人,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新闻推荐

突出建设重点丰富建设内涵桐城美丽乡村建设再次跻身“全省先进”

日前,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公布2015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验收结果,全省共29个县(市、区)被授予“2015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桐城市榜上有名,名列皖中片区第三名。这是...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扶贫“开花结果”本报记者陆飞本报通讯员项并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