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处国家扶贫开发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大别山片区,贫困人口居全省前列,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过去的一年,安庆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扶贫初心,深入基层了解贫困户致贫返贫的原因,量身定制脱贫的手段,让贫困户通过自食其力有尊严地摘下贫困的帽子。近日,记者走进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实地探访贫困户一年来的可喜变化——
阳春三月,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走马岭的大山里到处生机勃勃,春光无限。雨后的阳光格外明媚,层层梯田里金黄的油菜花点缀在青峰绿水间,成片的茶园中山民们忙碌欢笑的采茶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纯朴的画面。
碧峰村走马岭山区有海螺、张湾、王老屋三个村民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住户分散,制约了发展。碧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这三个村民组就占了26户。为了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打赢全村脱贫攻坚硬战,碧峰村“两委”转变思路、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搬迁+扶贫”、“产业+扶贫”的脱贫路子,打破了贫困户一味地依赖政府帮扶而形成“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发展产业,收入有了长远的保障。
为改善山区村民居住环境,村里实行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方法,在离城较近的山下建设了王瓦安置点。第一期安置已安置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詹桂兰就是其中一位。詹桂兰原来住在海螺组深山,离城远、交通不便,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家中缺少劳力,靠着政府的低保金生活。2015年底王瓦安置点安置房竣工,詹桂兰如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心情也敞亮了许多。交通便利了,更重要的是离城近了,她开始做起了小生意,儿子、媳妇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2016年人均家庭纯收入近7000元,顺利脱贫。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最大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而节约了建房成本,得到村民的肯定和支持,今年碧峰村将启动王瓦安置点二期安置工作,解决更多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一户一策 帮脱贫
一个好的产业可使村民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就能真正脱贫致富。但发展产业的路又在何方?
今年初,碧峰村“两委”对全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上门宣传《桐城市产业扶贫到户补贴资金奖补办法》政策,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发展相关产业。经过摸底统计,共有56户贫困户申报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项目,占贫困户总数70%,共可获得政府产业扶贫补助资金7.14万元。贫困户魏晓祥下肢重度残疾,妻子要照顾家庭,只能找些工作时间短的事做,每月收入很低,靠着政府的低保金维持生活,魏晓祥对脱贫失去了信心。
通过多次的上门走访,村“两委”了解到他有编织箩筐和补鞋的手艺,鼓励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编织箩筐销售,并帮他联系买家。就这样,魏晓祥开始了修鞋和编箩筐。今年茶季,魏晓祥编织的箩筐订单不断,有时甚至晚上要编织到深夜。看到依靠自己的双手增加了收入,还能获得政府产业扶贫补助资金,魏晓祥重拾生活的信心,久违的笑容也经常浮现在他的脸上。发展产业,将“慰问式”扶贫变为“造血式”帮扶,增加了贫困户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和以前相比,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走马岭的青山绿水依旧,但村民们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却换了新颜。“一年之计在于春”,碧峰村“两委”又展开了脱贫攻坚的春季攻势,昔日的穷山沟正逐渐变成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新闻推荐
G206桐城至安庆改建工程完成投资1.72亿元全长53.368公里建设工期为3年
本报讯记者从市公路局获悉,截至4月15日,G206桐城至安庆改建工程(桐城至怀宁段)项目已完成投资1.72亿元。G206桐城至安庆改建工程(桐城至怀宁段)总投资25.62亿元,全长53.368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于...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