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尽管身体不太方便,我还是每天义务打扫这一排住户门前屋后的路面,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不爱护好心里就不踏实。”日前,家住宿松县洲头乡泗洲村红枫小区的村民姚大安说。
泗洲是一个移民村,这里的村民都是从桐城、枞阳一带搬迁而来。文明新风得以传承发扬,泗洲村史馆发挥的作用可不小。该村通过建设村史馆,搜集资料编写村史村志,把乡贤故事、好人好事、村规民约、家规祖训等编印出来,组织群众参观学习,提高了全村干部群众的凝聚力,提升了思想道德素质。
泗洲村史馆坐落在村综合文化中心一楼,村史墙上“泗洲精神、薪火相传”八个大字特别醒目,下面依次设计制作了村史概况、家规祖训、精神诠释等古朴风格的展牌;走进里屋,一张1958年的国务院奖状高高悬挂着,上面写着“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宿松县红旗人民公社泗洲大队”,还有总理周恩来的签名;房间里展示着各种展板,都是村里评选的好党员、好邻居、好公婆等先进事迹;窗帘上印着一张很大的抗洪图片,是为了纪念去年特大洪水保卫永天圩取得胜利。
2014年,泗洲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始筹建红枫小区。该村成立了建房理事会,做到统一风格、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核算,已经建成了一期小区,受益群众127户576人。该村筹建的二期工程和谐小区有望今年完工,20多户贫困户和50多户常年居住在永天圩堤坝上的群众能搬迁到新居。
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好了,该村就开始着手培育泗洲的文明新风尚。以村史馆为阵地,该村成立了乡贤理事会、邻里关系培训班、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等各种文化载体,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风气,好人好事、善行义举等正能量层出不穷,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通讯员 孙凯华)
新闻推荐
农村党员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数量多,分布广,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成效。2016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管理,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桐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桐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