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晚报》4月2日有篇《种下爱的种子,它能生根发芽》的报道,这篇不长的报道蕴含着三个令人感动也令人深思的信息。
其一,桐城市有个名为“情系爱心联合会”的民间公益慈善组织,从成立之初至今已经累计资助高中小学生1000余人,资助额近百万元;一位叫“过路的风”的本地企业家买下三层小楼无偿送给情系爱心联合会,让那些贫困学生考入市区中学后有个“家”。自古以来,文风昌盛的桐城有“富不丢猪、穷不丢书”的优良传统,意思是再富裕的家庭也要节俭,家里要养头猪,这样剩饭剩菜就不会浪费还能省下买肉钱;再穷的人家也要省吃俭用,克服困难供孩子读书,让知识改变命运。桐城文风为什么昌盛不衰?这种优良传统应该是渊源之一。如今桐城成立了捐资助学的组织、桐城企业家又买下供贫困学子求学用的小楼,这些举动不仅是继承传统的体现,更是在新形势下对传统的发扬光大。
其二,城管队伍是社会管理者,也是部分社会矛盾的首当其冲者,因此城管难免有被误解的时候,但桐城城管执法大队大队长项玉却被13位贫困学生亲切的喊“老爸”,这里的“老爸”含义可谓超过“父亲”,为什么城管大队长能享受这样的称呼?他的“诀窍”就是充当义工,无偿奉献。能经常当义工和无偿奉献的人,一定是形象高大、受人尊敬的,当然也是最能消除别人误解的,这是不成文的“规律”。
其三,从那栋三层小楼走出去的大学生已有30名,今后会更多,他们也像帮助他们的“过路的风”和项玉一样无私奉献,还有不少人放假后回到这里做义工。这样,捐资助学做义工就呈“薪火相传”之势,形成了可贵的良性循环。
发生在桐城的这些事情,是社会“正能量”的聚集,让人们看到桐城教育和桐城学子的美好未来,预示着桐城文风定会进一步昌盛。更重要的是,这些“正能量”是可以也更应该迅速传递到安庆市各个地方的。
新闻推荐
3月31日上午,潜山县公安局官庄所接报称:一名冒充潜山县三祖寺或桐城市的假和尚,采取送佛品保平安、保发财的方式诈骗农妇钱财。接警后,该所值班民警吴长锋带领辅警通过发动群众在...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