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秀华)
年过八旬的杨老先生出生在安庆市枞阳县,抗战时期,年少的他就背井离乡并辗转到了海外。旅居海外多年后,杨老先生依然有着浓厚的故土情结。
2009年暑期,杨老先生辗转联系到了本报编辑部,表达了自己想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的愿望。在本报记者和枞阳县教育局、桐城市团市委的共同努力下,杨老资助了4名成绩优异、家境贫寒的大学生,每人5000元,帮助他们顺利入学。2010年,通过同样的方式,杨老再次资助了5位家乡的贫困大学生,解决了他们大学的第一笔学费。2011年,杨老本来打算资助4位学生,后来将名额扩大到了5位,费用也由5000元每人上升到了6000元,其中一位学费较高的同学,杨老资助了7000元。
今年7月,高考刚刚结束,杨老又从海外打来电话,说要继续自己的资助计划。这一次,他还要资助4位今年考取大学的贫困的学生,要求考取一本院校、家境特别贫寒的学生。资助的对象,依旧在枞阳和桐城两地。
“虽然常年生活在国外,但是我知道贫寒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而高额的学费也往往让这些家庭承担不起。”杨老先生说,希望自己的资助能够让这些品学兼优的孩子顺利地入学,“我知道国内现在对于贫困的大学生有许多的帮扶政策,我还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帮助孩子们解决第一笔大学学费。”
当记者转达这些被资助的孩子们的感谢时,杨老表示:“请帮我告诉他们,不要感谢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报效社会,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拳拳赤子心,浓浓桑梓情。2009年暑期开始,旅居海外多年的杨老先生(因其不愿透露真实姓名,本报报道一直用“杨老”来称谓这位可敬的老人)开始了对故乡贫困学子的助学活动,3年来,在杨老的资助下,14名贫困的枞阳、桐城籍学子顺利入学。今年暑期杨老先生再次伸出大爱之手,委托本报甄选和资助4位家乡的贫困学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汪美玲
齐朝晖
记者
李翔)夏日乡村的夜晚总是安静的特别早,刚过九点,老张就关上了小商店的门,收拾妥当入睡了。突然,一阵轻微的响动惊醒了浅眠的他,一个黑影...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