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位于桐城市市区龙眠河上。该桥全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
最早建石桥的捐助人叫方德益,是后来桐城派名人方苞的祖先。紫来桥是取“紫气东来”之意。历史上紫来桥曾几度被毁,好在当地民风淳朴,每次紫来桥被毁之后,总有乡贤捐资重修。该桥最著名的一次重修是在乾隆初年,大学士张廷玉捐银六千两,重建石桥,两岸俱有桥亭。因后来雍正皇帝曾赐给张廷玉“调梅良弼”铜印一枚,以褒扬他的辅佐之功,此后当地士绅便称此桥为“良弼桥”。
嘉庆五年(1800年),桥毁于山洪。二十年(1815年),知县吕荣易建木桥。同治三年(1864年),知县薛元启筹款再建石桥。九年(1870年)又加修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再行修复。
1984年,当地政府拨款修整桥垛,更换桥栏和及少数桥梁。1985年9月,该桥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晚报记者
闫树泉搜集整理
新闻推荐
投子寺位于桐城市投子山顶,为一座古寺。投子寺前身是个小庙,叫“胜因寺”。后据传,三国东吴军师鲁肃战曹兵败,投其子于山中之僧,此后山名、寺名亦因之更为“投子”二字。明代...
桐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桐城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