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宿松 > 正文

白云社区退休职工张恩学: 交通“加速度”,亲情“零距离”

来源:滁州日报 2019-08-13 07: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文刚

敞亮的两居室,收拾得服帖妥当,电视、冰箱、空调,家电一应俱全,这里是位于凤凰一村小区张恩学的家。

“小区改造后这么漂亮,咱小家也得比照对齐呀。”子女在合肥成家,老伴也随着过去帮忙照顾外孙,张恩学一个人在滁也把日子过得充实自在,家里家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出生于东北的张恩学,儿时便跟随父母来到安徽宿松县。后因工作调动,上世纪80年代初,张恩学带着一家四口安家滁州,在老扬子冰箱厂当一名车间工人。“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我半辈子时间见证了滁州的大发展,也算是半个滁州人了。”虽远离了家乡,但是包容、发展的滁州让张恩学打心底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

“刚来滁州,城市发展还是很缓慢的。但是近四十年的巨变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作为外来人的张恩学,时常跟自己的兄弟姐妹说说滁州的大变样,也邀请他们来滁州看看。

说起城市的变化,张恩学认为交通的变化最为显著。“刚来滁州,全市只有几条公交线路、几十辆公交车,出门办事多半是靠骑自行车,等公交车太费时了。”当时的滁州城市交通正处于起步阶段,张恩学上下班、接送孩子全靠一辆“二八杠”。“有时冬天实在没法骑车了,可是一等半小时都没车,只能靠步行了。”

“应该是1995年前后,路上才看到出租车,可是咱也坐不起呀。”回想起当时的“囧况”,张恩学不由乐开了。“现在可就方便多了,公交车都是准点到站,几分钟一趟车,老年人还不收费。”2009年退休后的张恩学,就时常坐着公交车绕城区转转,看看城南新区和琅琊新区发展,寻找年轻时的记忆。

“孩子跟老伴在合肥定居了,我们家来往滁州合肥也就频繁了。”虽然是一个人在滁州生活,可是便捷的交通让张恩学从未感觉到两城的亲情有距离。“送孩子去合肥上大学的时候,还没高铁,只能选择坐客运汽车,要不就是普通火车,得花上几个小时。”如今,高铁、高速公路的几经发展,让滁州与合肥之间变得更近。“今年3月份,两个孩子周末回来给我过生日。吃完饭后开车回合肥,还没等我收拾好,就到家打电话报平安了。”张恩学也是经常“说走就走”,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现在去南京都可以坐公交车了。”张恩学告诉记者,2017年,南京与滁州实现公交“无缝衔接”后,他就赶了一趟“时髦”,坐公交车去南京,与在南京定居的老家人叙叙旧,还一起去了中山陵逛逛。

“看新闻报道讲过两年滁宁轻轨就通车了,到时我要再赶一下时髦,带老家人来滁州走一圈,看看咱琅琊山的青山绿水,看看咱新滁州的发展变化!”刚刚在社区免费体检过的张恩学,身体硬朗,对未来生活有了更高的期许。

张恩学近影。李文刚摄

我与共和国同龄

新闻推荐

趾凤村产业扶贫结硕果

本报讯鲜红的桃子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近日,宿松县趾凤乡趾凤村休闲农业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负责人介...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白云社区退休职工张恩学: 交通“加速度”,亲情“零距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