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人大常委、五里乡六圩村第一书记廖应乡,是一名副县级干部,曾任乡镇“一把手”,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将心灵贴在六圩村这片土地上,他率领驻村工作队,抓党建凝合力,办实事、解民忧,让一个5000多人口的贫困村,扭转了落后的局面,使该村处处呈现出可喜势头。六圩村的变化,让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12月1日,受访群众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六圩村变成了一个火热的建设工地,好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据了解,去年6月份,组织上有意选派廖应乡到贫困村驻村扶贫,他深知这是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可是,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又卧病在床,且进入了生命的晚期,他作为父母唯一的儿子,总想着多尽一份孝心。他轻轻的走近父亲的床头,含泪道出了心中的纠结。知子莫若父,老人家安慰儿子道:“应乡,你不要顾虑我,下去扶贫很光荣,不要想当官,更不要想发财,一定要为百姓多办点事。”
父亲的嘱托记在廖应乡心上,他毅然走上了脱贫攻坚的道路。六圩村怎么脱贫,如何跟上奔向小康的步伐?他在寻找“穷根”的同时,购买了一辆电瓶车,不知疲倦地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谈心,与党员干部和当地能人谈思路、想办法,以便理清思路、精准施策。
通过走访调查,其电瓶车记录了他行驶的足迹,一年多时间,6000多公里的里程,3万多字的报告材料,凝聚了廖应乡的心血。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村234个贫困户和40多个自然组,争取到了200多万元各类资金支持。
在六圩村驻村期间,廖应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突出党建引领,在合心合力上做文章,让组织力量强起来;树立新理念,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做文章,让产业兴起来;锤炼过硬作风,在真帮实扶上做文章,让村民的心暖起来。这一主张出台后,让村民的眼睛一亮,大家都说:“在乡镇当过‘一把手’的人就是不一样,廖书记懂六圩,照这样下去,我们村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村民所言有其自己的道理,因为六圩村属于低洼圩区,长期饱受水患之苦,每户村民家里都备有一条小木船,遇到大雨季节,大家都靠小木船逃生避险,先天性条件使六圩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14年被定为重点贫困村。脱贫攻坚给六圩村带来了机遇。最近,总投资1.8亿元的省级重点工程“三圩联圩”在该村实施,需要拆迁安置119户人家,高铁建设需要拆迁安置120多户人家。总投资86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形成的矛盾,不断得到协调化解。20多公里的畅通工程、村卫生室新建等项目,都在加快推进之中。这些项目完成后,六圩村的面貌能不改变吗?
在实施这些项目时,六圩村支“两委”一班人,虽然日夜加班,效果却不尽人意,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让村民奔上小康之路呢?廖应乡深深感到,一定要抓好党建,尽快搭建一个村“两委”与党员和群众交心的平台,把大家的心合起来、力聚起来。
“再忙也要抓学习,再累也要抓党建”。在廖应乡的坚持下,“两委”班子形成了抓党建促工作的共识,利用三会一课进行学习交流,党总支建立起周学习、日碰头、月回看、季评议的学习交流机制。
为了使党建工作真正“接地气”,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党建工作与各项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他亲自策划开展了“点亮党员心灯,凝聚创业合力”主题教育,构筑起“有场所、有制度、有人抓、有经费、有评议、有表彰”的15个党小组活动平台,建立起“总支委员指导、党小组长召集、定期开展活动、分次确立主题、年终评议表彰”的活动机制。
在树立党的威信的基础上,党小组活动已成为党员交心的好平台,成为宣传政策、议事献策、增进理解、凝心聚力的有力抓手,同时,激发了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很多老党员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参加组织活动,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
六圩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引导能人牵头,先后创办了宿松县旺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出示范基地+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使该公司养鸡规模达到7万只,让全村234户贫困户年增收657元;同时,该村利用地势低洼、水位高,适宜养鸭、养鱼、养虾独特的优势,鼓励群众发展蛋鸭养殖,利用项目资金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全村已经形成以天顺家庭农场、飞鸿家庭农场为龙头的蛋鸭养殖产业,养殖规模已经突破8万只,40多户贫困户以水面和扶贫资金入股经营,既解决了就业又增加了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也逐步得以壮大。
新闻推荐
今年来,宿松县积极探索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信访矛盾化解之中,完善人民调解与信访矛盾化解衔接机制,基本实现了访调无缝对...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