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宿松新闻 > 正文

变害为利,引来芡实获丰收一方水土养一方产业本报记者罗少坤本报通讯员张兵兵

来源:安庆日报 2018-08-21 09:28   https://www.yybnet.net/

8月10日,在宿松县高岭乡,2000亩芡实已露出水面,5000亩稻虾连作基地里龙虾供不应求,姚大圩里南北对虾早被预定,葡萄棚里的架子上结满了果实,机插秧现代农业技术也在该乡普遍运用……近年来,高岭乡因地制宜,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扶持壮大大户,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带动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的道路。

宿松县高岭乡位于泊湖西岸,地势较低,沟塘、湖泊面积上万亩,一到汛期,就容易遭受洪水灾害。之前低洼田块收获的钱常常还不够排涝的成本,许多农民干脆不种。

2016年开始,该乡扶贫工作站联合乡农技站多方考察调研后,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发展不怕水涝的芡实等水生植物,从传统对抗性农业,逐步过渡到顺应自然的避灾性、生态性农业结构中来。

产业发展初期,谁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7年初,该乡党委书记夏仕能亲自找到汪冲村的种田大户唐刚,将芡实种植的有利条件、市场前景和预期收益一一向他解释宣传。一开始,因为本地从来没有人种过芡实,也没有种植技术,唐刚心里也没底。通过普及宣传和实地考察并引入种植伙伴,最终,唐刚决定尝试种植芡实。

去年3月开始,唐刚将自家160亩低洼田地改种芡实。为了扶持芡实产业的发展,该乡引导唐刚投资20万元,成立了唐刚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带动10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户可以直接投资入股分红,也可以自己种植,还可以务工获得工资,合作社实行“技术、供种、栽培、收购”四统一,带动贫困户发展。据悉,凭借着天然的自然优势,今年种植芡实长势良好,亩产量预计超过去年。

“去年每亩产量达到了500斤,按照6.3元一斤算,每亩毛收入超过3000元。扣除农资及人工成本,一亩纯收入1200元左右,还是很不错的。”唐刚说,“芡实耐水,水淹一两米深都没事,而水稻淹两三天就不行了。”

目前,全乡芡实种植形成了大小二三十户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的规模,形成了芡实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全乡10个电商服务网点实现了7个村全覆盖,通过各村电商服务网点,销售模式也由传统的交易方式向网络销售转变,实现线上线下统一销售,进一步打开了销售渠道,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69岁的唐周有是汪冲村贫困户。“以前一到六七月就紧张害怕,就怕连续暴雨引起大水和内涝,将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今年好了,因为我们种的芡实不怕水,合作社说让我们安心在家等着分红。芡实种好了,以前废弃的田也盘活了,可以流转出去了,又增加一笔收入,打工一天还能赚120元。”唐周有欣喜地说。

因地制宜, 稻虾连作尝甜头

高岭乡白石圩拥有2000亩的水面面积,在流转时,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水面利用,优先支持鼓励新型农业发展。

“丰富的水面资源应该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如果还用来发展传统农业,就浪费了。”乡党委书记夏仕能如是说。

该乡因地制宜,把稻田综合种养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将白石圩作为稻虾连作模式的试验田和推行区,探索通过发展现代生态综合农业让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唐裕华是高岭村有着十几年经验的水稻种植大户,2016年起开始养虾,由于精通养虾技术,2016年下半年他带头在白石圩成立了稻虾连作基地。目前,基地拥有虾田2000亩,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入股。

“以前只知道小打小闹养些龙虾,放些龙虾,后来在乡农业技术培训会上,听到了老师说稻虾连作、稻虾共作,然后就找了几个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到太湖县看了下人家是怎么做的,立刻就‘眼馋\’了,我们这里的条件比他们好很多,龙虾行情也好,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试试这个新鲜的种养模式呢?”基地负责人唐裕华说。

2016年下半年,唐裕华承包了白石圩2000亩水域,成立了稻虾连作基地。对贫困户,愿意拿钱入股的拿钱入股,直接拿田入股的同样可以,挖池子、扎网子、筑坝子,请来县农委的专家指导,引进虾苗,种稻养虾卖虾,开启了稻虾连作的探索。

据唐裕华介绍,单一种植稻谷除去成本,每亩收入只有300元左右,还得“老天爷”关照才行。稻虾连作形成了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虾粪养稻苗的稻虾连作生态链,投入少、见效快,每亩最少可实现纯收入2000元,较之传统种植模式,收益翻了好几倍。稻虾连作还使稻米的口感得到提升,稻谷也是被纷纷抢购。

“今年龙虾紧俏得很,二三十元一斤还需要预定,我们根本不愁销路。几个月功夫,我入股的6亩田已经挣了上万块呢。后面稻田丰收了,我家也有个大丰收。”贫困户许立林喜上眉梢。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村民尝到了虾稻连作的甜头,也为高岭乡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科技助力, 休闲农庄带增收

走进高岭乡社坛村陈杰生态农庄,映入眼帘的是葡萄挂满支架的大棚、四周被太阳能路灯捕虫器守护着的绿油油的农田、鸭子嬉戏的池塘和不远处觅食的土鸡,一排炊烟袅袅升起的农家小屋,以朴素而整洁的面容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来到这里,你可以拿着篮子去采摘葡萄,带上鱼竿钓上几条新鲜的鱼作为午餐,也可以带上孩子去鸡窝里找寻土鸡蛋,这里就是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观光与休闲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休闲园。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农庄里,记者只见到了陈杰夫妇和放暑假在家的孩子,并未见到其它工人。陈杰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小院落里,隐藏着很多“高科技”。农田里的秧苗不是人工插的,而是机插秧,用机器在农田里插秧,既整齐又高效,节约了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秧苗插好后,不再是传统的撒播农药,而是在农田四周树立起太阳能路灯捕虫器来捕虫,无害又环保。

这个小小的农家院落,可以说是一步一景,一景一趣,初具农林休闲园的样子,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为了帮助本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农田、葡萄园和农家乐都吸收了贫困户入股,有的是资金入股,有的是劳动力入股,还有的是烹饪手艺入股,已经带动了10多户贫困户入股增收。

“我的生活现在过得不错,应该帮助更多贫困的乡亲。大家看到机插秧感到很新奇,我就带他们看,有需要的,就把农机借给他们,让他们在自家农田里进行现代农业的尝试。我们应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希望乡亲们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春风发展生态农业,脱贫致富。”陈杰说。

“夏日麦儿黄,芬芳醉故乡。忙收心不倦,抢种意方长。”八月的高岭,一片忙碌,一片产业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综合农业,都在尝试,都在生长,都在朝着脱贫致富的梦想前进。

新闻推荐

复兴镇人文关怀化解信访积案

本报讯2018年6月份以来,宿松县复兴镇结合县信访突出问题“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把人文关怀融入到信访工...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高温酷暑练精兵2018-08-15 09:37
猜你喜欢:
评论:(变害为利,引来芡实获丰收一方水土养一方产业本报记者罗少坤本报通讯员张兵兵)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