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5日,天刚蒙蒙亮,宿松县汇口镇三洲村新建组村民胡行春便叫醒弟弟胡成,简单洗漱后,兄弟俩沿着永天圩外的江滩一路巡视。若发现江面上有江豚活动,便立马将江豚活动的大致地点、时间及数量记在随身自带的本子上,并用手机拍下江豚活动的视频。
永天圩是长江万亩外护圩,住在该圩上的胡行春胡成兄弟俩都是专业渔民。50多年了,两人以前一直以捕捞长江鱼类为生。随着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兄弟俩转产转业,开始种植、贩卖蔬菜。“观察、保护江豚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胡行春说。
作为专业渔民,胡行春胡成兄弟俩都有渔船。为了配合长江大保护政策,2017年底,兄弟俩都将渔船主动上交给了渔政部门,渔政部门分别补贴了他们4万元和3万余元。渔船上交后,兄弟俩不等不靠,积极自谋生计。今年6月份,汇口镇部分村民自发成立了江豚保护协会,得知消息后,兄弟俩第一时间加入,成了江豚保护志愿者。
“我们两人长期从事捕鱼,经常看到江豚,对于江豚的出没点比较熟悉。而且我们两家都住在长江边上,方便对江豚活动进行观察和保护。”胡行春说,永天圩所处的江段,当地人称之为八里江。过去数十年,八里江江豚频繁出没,近些年江豚出没的次数明显减少。他们加入江豚保护协会,可以帮助协会观察江豚活动习性,宣传保护江豚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举报长江上的非法捕捞作业。巡视江滩、观察江豚,每天3次,每次1小时的路程、全靠步行,不要一分钱报酬。
其实3年前还在捕鱼的时候,兄弟俩就已经开始了长江环保行动。家住长江边,看到江滩上日渐增多的垃圾,兄弟俩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江滩上看不到细沙,全是厚厚一层的各类垃圾。”胡行春说。2015年起,兄弟俩决定挑着箩筐捡拾江滩上的垃圾。说干就干,每天一个来回,每个来回七八里路,风雨无阻、沿着江滩、挑着箩筐。“最多的时候,两个箩筐垃圾重量超过80斤。”胡行春说,垃圾挑回家后,能卖的卖掉、不能卖的处理掉,也算是为长江大保护尽了一份力。
(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孙凯华)
新闻推荐
近年来,宿松县高岭乡法律援助工作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应援尽援”的工作原则,不断扩大受援对象范围,用“三心”...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