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宿松新闻 > 正文

“烈士村”的英雄故事 本报通讯员 孙春旺

来源:安庆日报 2017-08-03 09:24   https://www.yybnet.net/

地处大别山腹地、与湖北蕲春县接壤的宿松县北浴乡罗汉山村周屋组,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往常人员稀少,而不被外界所知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不经传、只有200余人口的小山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了6位革命烈士,其中5位是红军先烈,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吴应典、吴先应、朱赛英、吴德进、吴任枝、吴旭初。吴任枝牺牲时才20岁,成为役龄中最小的一个。

值建军九十周年到来之际,笔者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敬仰之情,走进了6位先烈生于斯、长眠于斯的北浴乡罗汉山周屋组的这块热土。“母亲牺牲时,我才9岁,至今我还记得母亲带我到罗汉尖革命根据地过年的情景……”怀念起小时候与母亲朱赛英一起的生活经历,年过九旬的吴朝进仍记忆犹新。随着烈士后代话匣子的打开,这些先烈不为人知的故事终于被披露出来……

吴应典:坚持追寻理想誓死革命到底

1914年,吴应典出生在罗汉山村周屋组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就在地主家做长工。黄山村原是北浴乡的一个行政村,2004年与其他村合并后被称之为罗汉山村。

1935年9月,中共皖西特委,在距离周屋组十几里地的罗汉尖设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罗汉尖是个地名,是从湖北黄梅县、蕲春县进入宿松的必经之处,这里方圆三十里地都是山,最高的山峰海拔1100多米,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同年11月,罗汉尖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为响应中央抗日救国的号召,在这里成立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同时成立罗汉尖红军便衣队。时年21岁的吴应典,在本组兄长吴先应等人的影响下,义无反顾地加入红军便衣队,成为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之后,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便衣队长、黄山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协助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开展地下革命工作。

吴先应比吴应典年长14岁,当时他担任罗汉尖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常委、大中华抗日救国军中队长。1936年4月,他被国民党逮捕后,宁死不屈,光荣就义。

1936年2月,国民党军大举围剿罗汉尖革命根据地,激战中吴应典与部队失去联络。当时革命斗争形势非常严峻,稍有不慎,即遭到国民党军的伏击。在历经艰险寻找部队的途中,他与同村战友吴绪中相遇,一起隐藏于蕲春方家冲一处悬崖下的鹞鹰洞里。

在与世隔绝的日子里,两人面对饥饿和敌人的诱惑,始终没有放弃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坚持想尽各种办法尝试着与队伍取得联系,终于在两个月之后盼到来找他们的战友,从而回到革命的队伍。1937年7月,鄂豫皖边区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吴应典奉命前往岳西开展地下工作。途中,他与部队失散,只得潜伏山里。期间,他为寻找队伍,吃尽了苦头。1939年11月,历尽千辛万苦的吴应典,终于回到队伍,担任蕲宿太边区第2区区委书记、区长、便衣队长。1944年2月,在柳坪乡一个名叫白果树的地方,他同顽敌的战斗中,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32岁。解放后,他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朱赛英:临危坚贞不屈甘为革命就义

出生于1893年的朱赛英,10岁时就到地主家佣工糊口,成年后即嫁与周屋组青年吴元开为妻。

1935年9月,红军便衣队送30多位伤病员到周屋组安置,朱赛英携夫参加革命,一边护理伤病员,一边组织妇女为红军补衣、缝被、做军鞋和烧水送饭。大中华抗日救国军成立后,她主动为救国军当侦察员、地下交通员,以“头发兑针”的流商身份往来于蕲宿边区各个村落,穿梭于国民党乡保办事处之间。由于她搜集、传递情报及时、准确,让敌人碰了不少钉子,吃了不少苦头,引起了敌人的关注。1936年2月,国民党军围剿大中华抗日救国军未逞转而扑向周屋组,搜捕朱赛英和同组担任红军的吴应典、吴先应等革命者,折腾半天,一无所获。于是,放火烧村,周屋组顿成火海,致使朱赛英一家及同组居民陷于无家可归的困境,而她没被敌人吓倒,继续坚持敌后活动。

1936年4月2日,朱赛英执行任务后回到残破的家中,被埋伏的国民党猎户队抓获。敌人花言巧语,费尽心机,未能从她口中获得红军伤病员下落的消息,于是改用酷刑,敌人剥光她的上衣,捆绑上吊,并把她的双脚各吊一块约八千克的青砖,使之不能动弹,然后用香火刺烧她的身体。她强忍着疼痛,几次昏晕过去,几次醒来,除了怒斥,别无他言。敌人气急败坏,用烧红的铁条穿刺她的乳房,而她仍然毫不动摇,依然回答:“不知道!”敌人彻底绝望了,三天后将她押到北浴乡马场,将其残忍杀害,时年43岁。1972年12月,安庆地区革命委将朱赛英追认为革命烈士。

巍巍青山埋忠骨,英烈长存天地间。长眠在宿松县北浴乡罗汉山村周屋组的6位先烈,虽然都已离开我们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我们透过立在他们墓前的斑驳石碑,依然能够触摸到他们跳动的脉搏,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呼吸的频率。正是这些无数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和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我们决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新闻推荐

耄耋老太照顾84岁邻居12载——宿松县洪岭村老共产党员潘香英的故事

宿松县洪岭村老共产党员潘香英的故事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烈士村”的英雄故事 本报通讯员 孙春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