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香英(左)与刘留英合影。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而又真实的故事:一个83岁的耄耋老太,12年如一日倾情照顾比自己大1岁、身患残疾的孤寡老人,犹如对待自己的亲姐姐,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搀扶擦身,无微不至,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人间大爱,诠释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至美情怀……
她叫潘香英,是宿松县佐坝乡洪岭村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老妇女干部。被照顾的孤寡老太叫刘留英,身体残疾,她俩是邻居。盛夏的一天,笔者慕名来到洪岭探访。
在村民的带领下,笔者一行来到洪岭村东头组,在一栋干净整洁的民房里,一位老人端坐在堂屋的椅子上,见有人到来,她颔首示意。一位背部略显佝偻的老人在堂屋默默地打扫卫生,不用说,坐着的是刘留英,,忙碌的是潘香英。
同行的村民介绍,留英老人无儿无女,丈夫在2005年因病去世。那一年,悲伤过度的刘留英不幸摔伤,此后卧床不起,逐渐患上风湿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当时,住在隔壁的潘香英老人自告奋勇照顾留英老人:洗衣做饭、端茶倒水、按摩擦身,像照顾自己的姐妹那样无微不至,让留英老人身体逐渐有了好转。但由于风湿严重,至今还是不能站立,除了躺在床上就是坐在椅子上。
潘香英老人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来到隔壁,隔着玻璃窗户,猫着眼观察睡在床上的刘留英,然后打开大门,将老人头天晚上换下的脏衣服拿到附近的水塘里清洗,晾好衣服后又给她烧水做饭,服侍她穿衣、下床、洗漱……直到将饭食端到她手上,才返回自己家中做家务。
一转眼,十二个春夏秋冬,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留英老人都是这么被呵护着、服侍着。 “我这一生不知哪里修来的福,遇见了这么一位好姊妹……”说到动情处,刘留英几度哽咽,眼角噙满了泪花。当笔者把目光投向潘香英老人,老人脱口而出:“老太太(指刘留英)这个样子,住在隔壁的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不管吧?”言下之意她照顾隔壁老人是天经地义的,没有许多 “为什么”——这,就是这位农村老人无私付出的纯朴“理由”。
“其实,潘老太太帮助的不止邻居留英老人一个”,同来的村干洪丙松向笔者道出一串串温馨的故事——本村新屋组汪扶英老太,住在距离潘香英老人1里路的另一个村庄,她有一个儿子,但属残疾人。潘香英老人也是每天把她母子的脏衣服拿回来洗好晾干,傍晚又送回去;本村已去世的余氏、柴氏均是孤寡老人,生前生活多有不便,潘香英也是经常上门给她们排忧解难……
据了解,潘香英老人1934年出生在本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她从来没有进过学校,打小勤劳苦干。结婚后,由于爱人一直在乡里和公社工作,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不少党的基本知识,加上她积极参加村里和生产队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文艺宣传活动,对党的感情日益加深,因而1954年被村民推举为妇女主任,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老党员,潘香英老人十分懂得感恩和知足,她总是时时处处拿今天的幸福生活与以往的苦难日子相比,“如今吃得好喝得好不说,那时我们羡慕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实现了啊……”说这话时老人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容。老人年轻时当过文艺积极分子,喜欢唱红歌,例如《东方红》、《1949年,真是我们的天》、《党的光辉照我心》……她一口气报出了好几首歌名。临告别时,老人亮出嗓子,唱了起来:“您是灿烂的太阳我们像葵花,在您的阳光下幸福地开放。您是光辉的北斗我们是群星,紧紧地围绕在您的身旁……”
耄耋老人无私付出为何无怨无悔?无需寻找,答案就在眼前,因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
王宇平余晓晖文/图
新闻推荐
“城市管理提升年”主题摄影活动来到包河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