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潜山新闻 > 正文

天柱阁:沈曾植成园倡学

来源:安徽商报 2017-12-03 09:29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汪军安徽提学使、布政使沈曾植

赴日归来大植樱花

安庆成园是清代安徽布政使司(藩署)的后花园,有天柱阁、拄笏亭等名胜,今已不存,民国藩署旧址改为安徽省立图书馆。清末新政期间,曾任安徽提学使、布政使的大儒沈曾植在藩署东侧栽种樱树逾百株,安庆一中校园内樱树是仅存的一株,这株树龄110岁的老树今年春天亦消逝在历史中。

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沈曾植赴任安徽提学使不久,旋赴日本考察学务,回省垣安庆后大种樱花。其《双花王阁记》(作于光绪三十四年,沈曾植此时转任安徽布政使)谓藩署“东牗外樱花逾百株,余所新种,亦五色具”,而西牗外亦有前任遗留的牡丹十余本。“余尝以牡丹五色具夸人,而人不耸;以樱花五色具诧人,则人皆动色相传告”,由是沈曾植感慨:“牡丹王于唐,樱王于海东,故不若新,近不若远,有是哉!”作于宣统元年(1909)五月的《金镂曲己酉夏五大观亭公宴作》,有“手种樱花三百树,准备春红娅姹”,预示他要借鉴日本明治维新经验,让皖山楚江重放异彩。

其时安徽巡抚恩铭、布政使冯煦、高等学堂监督严复皆厉行新政,皖政一新。但激进的革命党人接连在安庆举事,先是徐锡麟刺杀恩铭,后有熊成基马炮营起义。清廷贵族贝子载振路经安庆,沈曾植拒绝巨款招待,又得罪上司。夹于新派旧派之间的沈曾植心灰意冷,不久上书乞归,辞官后隐居沪上。

考证“古之宛秀”

沈曾植赴任安徽提学使后,自号皖伯,皖伯大夫者,即皖国国君,皖江人文始祖,显示沈曾植复兴皖学的雄心大志。

为厘清皖学源头,沈曾植考证出《吴越春秋》中的宛秀山不是浙江会稽玉笥山,而是安徽潜山天柱山。皖人不知宛秀即天柱,沈曾植熟稔《吴越春秋》,故知,宛秀、天柱、衡、霍、潜,实乃一山。“东南天柱,名曰宛秀,赤帝左阙,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吴越春秋·越王无馀传》引《黄帝中经》)

考证宛秀山即天柱山,沈曾植又开始着手重建天柱阁。天柱阁北宋熙丰年间太守朱公绰始建于舒州郡城,明嘉靖年间知府胡瓒宗复建于安庆西门外,后毁。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沈曾植兼署安徽布政使,布政使司内署有成园,天柱阁即复建于成园。

成园在内署之北,其格局王遽常《沈寐叟年谱》有记载:“丁未十二月,简署安徽布政使。署有园林台榭之胜,在内署北成园之南,有室三楹,曰双花王阁,为公偃息之所,西北为天柱阁,东北为拄笏亭。”宣统元年六月二日,沈曾植邀王闿运到安庆,就住在布政使司成园,当时天柱阁尚未竣工,沈曾植请王闿运题写了“礼岳楼”牌匾。之前王闿运对成园已经不陌生了,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七日《湘绮楼日记》有诗寄沈曾植:“数别娱园又五年,离心来往皖江边。鹓鸿得侣霄分路,鸟鹊横桥月正弦。瓜果空庭山悄悄,蘼芜千里思绵绵。遥知拄笏清吟罢,怅望银河定不眠。”拄笏亭就在成园。大约本年七月间,天柱阁于署园内落成,沈曾植属方守彝为诗记之。方守彝《天柱阁落成,应方伯沈公教并叙》序曰:“皖城崇雉环山,浩波抱郭,青林粉壁,参差疏密于朝曦夕照间。昔有人采兰江南,指而望之曰:‘此蓬莱仙境也。\’情景所会,偶然有言,人间流传之,遂目为‘小蓬莱\’。布政司署据其巅,得势最高,乙庵方伯起阁园内。其西,云表一峰,远在百里外者为潜岳。汉武东巡,曾封祀焉。以其拔地胜起孤撑矗立,又有天柱之号。公开阁面岳,抗楼以承之,牓阁曰‘天柱\’,牓楼曰‘礼岳\’。而天柱阁实本方志旧名,既成,命守彝宜有述也。”

成园倡学成一时之盛

天柱阁面向古南岳天柱山,接南岳之火,抗楼以承之,牓阁曰“天柱”,牓楼曰“礼岳”。此阁寄托了沈曾植复兴皖学之愿,祝融、皖伯开启的古皖文明之火生生不息。自兹后,沈曾植有客来皖,必登楼望岳。

宣统二年正月,同光体闽派诗人李宣龚来访,上天柱阁,时残雪未消,晚日照城郭,皖垣如画里。沈曾植因病不能陪同,有诗《拔可来登礼岳楼病不能偕短章以谢》:“数点新红上野花,未消残雪蜀都茶。时晴喜见披雪客,卜夜难留上水槎。高阁江光带平楚,远天迟日揽悲华。凭君莫更徴诗债,孽雁伤弓痛转加。”李宣龚亦有答诗《礼岳楼晚望答乙庵先生》:“雪裹江城望未孤,犹留残照送平芜。山川坐落诗人手,徙倚能收半壁图。未许大邦称鲁卫,从知本志陋曹吴。罪言在箧今垂老,夜半微闻觉痛无?”

天柱阁不仅可以登临,里面还可以宴请、住宿。宣统二年五月,江苏大儒缪荃孙应沈曾植邀请来皖,就住在天柱阁,据《艺风老人日记》记载:“阴。寅刻上江新轮船。至芜湖发阿三信。亥刻到安庆。与沈子培相见,即住署中天柱楼,四鼓方寝。小雨。”(五月二日)“雨。经帅送礼,方伯送百金,曹、马、钱、陆均送礼。吴学使、卞柳门合请天柱楼。饭毕,江字已至,即上船。”(五月八日)缪荃孙这次为期一周的游学之旅,所获束脩亦不菲。临别,安徽提学使吴同甲、巡警道卞绪昌在天柱阁宴请了缪荃孙。

天柱阁落成那年,恰逢沈曾植六十大寿,他特意身穿僧服在成园留影,将照片分送给友人张謇、郑孝胥、方守彝等,并作了一首诗《六十岁成园留影自题》:“池上芙蓉台上楼,楼高遥望海西头。鸿飞逸侣歌招隐,蝉蜕骚人赋远游。显晦世间区八士,荒唐孤梦幻千秋。维摩丈室萧然在,万朵黄骅沥茗瓯。”

“昔我有先正(曾国藩),奋庸乎中兴,惧功宗笃弼之荡吾志也”,沈曾植效法咸同前辈曾国藩倡学皖垣。藩署成园聚集幕客李证刚、谢凤孙、黎端甫,亦聚集皖江耆宿方守彝、方守敦、胡元吉、徐铁华、姚永朴、姚永概、洪思亮、赵曾重、刘廷凤,王闿运、李宣龚、李审言、朱孔彰、缪荃孙皆曾到成园访学,可谓一时之盛。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天柱阁毁于辛亥浔军祸皖,壬子(1912)李审言与沈曾植相逢沪上,有诗:“沈君足弱谢常客,别后鬚鬓侵苍苍。休文带缓体中恶,坐忆天柱从中伤。”自注:“君官皖藩,建天柱阁,坐客谈此阁被毁,君默然。”此时沈曾植以遗老身份隐于上海,心情亦黯然。甲寅(1914)方守彝偕同光体皖派诗友陈慎登、潘季野访天柱阁,亦有诗《闻旧藩署之成园天柱阁新理荒残,偕往游陟》,此时距浔军毁坏成园和天柱阁已有三年。

新闻推荐

市纪委通报三起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本报讯(记者周国庆)安庆市纪委29日通报了三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潜山县水吼镇风光村原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王志刚不正确履责、弄虚作假问题。2016年,王志刚遗失某户资料,导致该户当年无...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柱阁:沈曾植成园倡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