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龙潭乡,位于天柱山北麓。这个乡龙潭村双河口村民组18号古民居,已有几百年历史,不少地方的墙壁、石灰和泥土已脱落,裸露出古时的青砖。故居虽有点颓败的意味,可一进进错落有致的天井、屋柱和内屋,依旧生机盎然。纯朴厚道的农户,见到来客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乡里乡亲般亲切,不断说“坐坐”、“请喝茶”……
天井靠西的墙拐下,三块被灰尘盖满了的古匾,受到造访者的注意。古匾上分别写着“松餐芝润”“孤帨双禅”“稀龄洽庆”,题词大都与祝寿有关。至于题匾为什么被遗弃在墙角,当地老人也摇头说不清楚。
在天井两米多高的门头上,有一幅石雕题词“箕裘丕振”,令人刮目相看。题词两边各有一个栩栩如生的画像,都带着古代官帽,捧着像果实一类的供品。“箕裘”是祖先的意思;“丕振”,指事业振兴、兴旺发达。山里人虽蜗居在名不经传的住宅里,却照样有宏大的抱负。
在另一门头上,四朵花被镌刻嵌在青砖上,连花边至今都凹凸清晰,可见石匠的工艺水平非同小可。四朵花代表一年四个季节,代表古人对美和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崇拜。门头上的题词愿景和四季花卉,主次分明、排列有序。策划者若胸无大志,不精通舞文弄墨,这古民居的底蕴不可能如此丰厚。
与古民居相伴的三棵古树,分别由榆树、香枫组成(见图),也都存活三百多年。这三棵古树,扎根于双河口竹园的小径旁,离古民居的基脚也不过十米左右。注意看树上,既钉有“国家重点保护树木”的铁标签牌子,又能惊喜看到树身上长有蘑菇。村民说,最初树上还长有珍稀药材灵芝呢。
三棵古树铺天盖地,默默充当主人忠实的护卫,古民居的男女老少,也把古树当成自家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三百多年来,历经多少次战争硝烟的熏烤,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大炼钢铁”时疯狂砍树,山上几乎所有的树都难以幸免,可这三棵大树却依然挺拔屹立,多么不容易!
老屋里,居住着一代又一代善良而勤劳的农民。身强力壮的中青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故乡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或传承祖传的家业,或在学校认真读书。古树一方面借助双河水养料的浸润和阳光照射,一方面又受到国家和村民的保护,真正欣逢茁壮成长的绝佳年代。
老屋和古树,不以古稀年迈自居,却以很高的颜值,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各级媒体的关注。它们以自己为载体,讲述朴实而非凡的乡愁,诠释客观生长环境与主观努力的相依相存。
新闻推荐
据,发挥智慧防汛决策系统的优势,对水位、雨情进行24小时监控,有效织好防汛减灾安全网。 该县采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数据的采集、监控、分析、预警等多种功能
潜山县强化农村水利民生工程,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发挥智慧防汛决策系统的优势,对水位、雨情进行24小时监控,有效织好防汛减灾安全网。该县采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数据的采集、监控、...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