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阵
程斌
记者柯慧敏
3月的大别山腹地处处可见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初春时节,记者走进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祥和的乡村美景,一座座洋气的小楼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个村庄的发展。这些来之不易的新变化新景象,正是*工作结出的丰硕成果。
体元村党支部书记彭代高告诉记者,从黄柏到塔畈有九十九道弯。2014年前,村里仅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县道与外界联系。在与市财政局结对帮扶前,村组公路土路5条,3个村民组未通路。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000元,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4年7月份,扶贫工作组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正式开展扶贫脱困工作。将近两年时间过去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们的生活大变样。
现在走在塔畈乡体元村,硬化水泥道路平坦整洁通向家家户户,路边的草木绿意盎然,村民住房改造一新错落有致,新修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昔日被贫困阴影笼罩的体元村,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而这只是该村脱贫发展的一个缩影。
光伏扶贫
让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
天气晴朗时,体元村友树组46岁的汪怀有总习惯性地来到楼顶的电表前,睁大眼看着表盘里跳动的数字。这块电表已成为他家新的“钱包”。他家的光伏板从2015年7月开始发电,不到一年发电两千多度,已按每度电1元钱的优惠价格实时卖给国家电网公司。这意味着,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汪怀有已经入账约2000元。
这是体元村开展的光伏扶贫计划。去年6月,体元村建起了全市第一个光伏发电扶贫项目,7月15日正式并网发电。
“光伏发电项目使用周期有25年,项目总投资60万元,包括政府补贴10万元、财政帮扶10万元、银行贷款40万元。”体元村党支部书记彭代高介绍说,每年有6万元收益,扣除60%的还贷资金,村集体纯增加2.4万元年收入。等银行贷款还清后,光伏发电所有盈利将归村集体所有。目前光伏发电不仅使村里的10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路,享受屋顶太阳能带来的收益。还让体元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突破。
富民产业
让贫困户变万元户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输血转换为造血,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脱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体元村扶贫工作队按照“瞄准靶心,一户一策”的*工作思路,建立起贫困户动态信息管理机制。
今年54岁的江有根是体元村老屋组村民。细心的村民发现,今年江有根逢人都乐呵呵地打招呼。在村民记忆里,他难得露出笑容。怎么笑得出来?2014年,江有根还头顶贫困户“帽子”。江有根患白内障多年,妻子体弱多病,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家中还有个智障兄弟。贫穷,不仅让江有根满脸愁云,更让村干部感到揪心。
2014年11月的一天,扶贫工作队长凌先龙和几个干部来到老江家,下决心要想出好办法让老江成功脱贫。为了让江有根这样的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村里先后从省市农科院聘请专家,到村开展茶叶种植、畜牧养殖、稻鳖共生等技术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江有根告诉记者,不用投入一分钱,照样有了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去年村里免费提供550只鳖苗,他粗略估算赚了两万多元,而此前,家里年收入不足2000元。今年他准备再扩大规模,加上种植有机稻,预计年收入有10万元。
看到江有根稻鳖共生发了财,周边的村民也纷纷磨拳擦掌,村委会准备新建30亩的稻田养鳖基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记者了解到,近些年,体元村一直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的重中之重,立足优势,大力依托村里现有茶叶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牛昂片200亩标准化茶叶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村企合作,形成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产业增收新格局。
新闻推荐
2015年2月3日,潜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受理的潜山县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一案,由于犯罪嫌疑人卢某(男,
30岁,江西武宁县人)事发后失联,公安...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