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71岁的高乐修与19岁的女儿建敏相互扶持近20年,眼看着女儿就要迈进大学的门槛,却被大学学费拦住了脚步,这让以捡破烂为生的高乐修很是着急。(本报8月25日曾报道)然而,高乐修诚信捡破烂,照顾女儿的故事经过本报报道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好心人纷纷伸出援手,解决了老汉眼前最棘手的事。
25日早上8时许,建敏就给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发来了一条短信。短信中建敏透露,已有2位读者与她取得了联系,并捐助了1500元的善款。而这样的电话,本报的工作人员也是接了不少。
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看完高乐修的故事后,内心深受感动。这个二人相依为命的家庭虽然贫穷,但是老人为人做事的品质却很难得。张先生说自己虽然家庭也不那么富裕,但是愿意帮助建敏,希望她以后的道路越来越顺。一位不愿透露单位名称的负责人也来电表示其被建敏父女坚强乐观的精神而感动,决定以个人名义直接捐助2000元。
此外,本报曾于6月3日报道过市民跳车救人一事,救人者张女士被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奖励了5000元的现金,本来这笔奖金是要捐给本报曾报道过的安庆潜山县的一对姐妹花,不过姐妹花家人放弃了这笔善款。张女士也委托本报将5000元直接捐给高乐修,希望能对这个家庭有所帮助。
看着学费很快有了着落,建敏也开始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了。“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辜负这么多人对我和爸爸的帮助。”建敏说入学后除了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也准备勤工俭学,减轻家人的压力,并且多花点时间回家陪陪他。
建敏打算申请办理助学贷款,让爸爸不再担心她以后的学费。得知有这么多的好心人帮助自己,高乐修不停地说着感谢。“等女儿上大学了,我打算重新找份工作,多存点钱。” 高乐修也希望如果有单位愿意提供一份工作,他愿意尽力一试。晨报记者 陈家静 实习生 程鹏
新闻推荐
○古老的秋潭寺 ○我们发现的摩崖石刻 ○秋潭古地的潺潺流水 ○秋潭之绿 &nb...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