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聂玲慧
记者
项珍)如今日子过好了,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开着小汽车回乡探亲,然而,村里的泥巴路依旧坑洼,雨天更是泥泞难行,这让村民们有了集资修路的念头。2月5日,记者在潜山县王河镇程家井村看到,在村民组长的带领下,全长2.5公里的泥巴路变成了一条平整的砂石路,今年过年,返乡人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了。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条小路叫“操角路”,连接6个村民组,原来宽不过2米,由于当地是粘性土质,走路时经常被带起一脚泥。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好,家门口的路不能不修呀。于是,和平、石桥、花屋三个村民组一起商议,由村民们捐钱,不拘多寡,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修好通往家的路。
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做生意,家中留守的都是妇女、老人,要想修路,主要得靠在外的人集资,该怎么办呢?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使用社交网络,何不在网络上联系大家呢?负责这项工作的韩屋组村民韩院中灵机一动,建立QQ群,把村里在外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说起修路,大家伙个个赞成,这个出5000元,那个出3000元,都愿意为家乡出一份力。“我们这几个组的人心齐,大家都想把路修好,过年开车回乡也很方便。”韩院中说。
就这样,三个村民组总共集资3次,募集到资金7万余元,买好了材料,村里在家的人都自发前来修路,终于把这一段砂石路给修好了,最宽处能达到4米,村民们日常行车不成问题。“虽然只是砂石路,偶尔需要修补,但这都是村民们自己捐钱、出力修建的路,大家伙走着都格外舒心。”程操根说。
新闻推荐
仙府鬼域狐媚妖孽之事,能说会道者代代有之,若论艺术成就第一,莫过于蒲松龄,但就数量及庞杂程度而言,则无疑要推洪迈。蒲松龄汲取前代方家之智慧,传承数千年典籍之精髓,加以充盈拓展,...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