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然而,在汤泉乡境内,却有一处好的景致,其名为屏峰寨。此寨距乡政府所在地不远,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传说在太平天国时期,当时的太平军余部依托这道天然屏障,曾在此安过营、扎过寨,生活过多年。
据现已退休在家的老教师赵国来介绍,他的老家就在屏峰寨山脚下的王家寨,之所以起名叫王家寨,也是缘因屏峰寨。当时王家寨中生活着80多人,后因山高路陡,交通、信息和生产、生活不便,于是村子里的人都相继搬迁到公路边,现在,王家寨仅剩一户人家在那儿居住。有关屏峰寨的上景点传说很多,相传有神鹰、神茶树、鸡公蛇,至于带学生去过多少趟屏峰寨踏青,赵国来老人早已记不清了。
赵国来老人回忆说,小时候听他的父辈讲,大约在1861年,太平天国安庆守军长锁被困,粮食吃光。9月4日夜,清军在安庆马山脚下挖掘地道,暗暗通到城下,装上大量火药。9月5日上午八时,清军点燃火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几
十丈的缺口,全城两万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沦陷后,陈玉成部下为躲避曾国藩所率湘军的追击,一部分人前往现潜山县野人寨休整,另一部分则远离安庆藏于现汤泉乡屏峰寨,大约二十余人。屏峰寨山高路陡,海拔约400余米。寨的东面是芹河,南面是烟火崖,北面是老虎洞,只有西面一条上山的路。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屏峰寨易守难攻。而在当时,由于受到当地的一些错误宣传,村民们害怕与这些人接触,也因他们留着长发、扎着头巾的原因,村民们便称之为“长毛”,很少与他们来往。为了保存实力,太平军便长期生活在深山中,一方面,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另一方面,依托屏峰寨上的50多亩土地,开田种地,开荒生产,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为了抵御湘军的的围剿,太平天国的余部在屏峰寨上搭建起寨门,并靠着寨上的一个深达30余米、可容百余人的山洞,一直在那里生活、坚守了将近三年。后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纠集当地武装,对屏峰寨上的太平军进行围剿,山上官兵凭借有利地形,用滚石垒木进行反击,虽经激烈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20余官兵跳崖自尽,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人骨沟。非常可惜的是,后因当地村民建房需要,拆除了寨门前的石条与可利用的石头,只留下了石碓、石磨和护栏桩等遗迹。
如今,置身于这些遗迹旁,仿佛还能让人回忆起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历史上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本报记者 王三保 陈开明 通讯员胡结余)
新闻推荐
◆孙长炉我的老家是一个孙氏祖居的老屋场,盘踞在大别山支脉的一个山窝窝里。屋前一条小河,河水淙淙,两岸高山对峙,从风水学角度来看,这里是个既不聚财又不出人的地方。 正门前的岱...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