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
在上海推行。各种段子刷爆安庆人的朋友圈,引发了不少市民讨论。有市民调侃,去上海旅游记得把垃圾好好分类,实在不行记得带回家……不过调侃归调侃,大家对垃圾分类普遍支持。但要把垃圾扔得对、扔得合理却不简单。那么,市民对垃圾分类,还有哪些困惑和期待?
丢垃圾时仍“大杂烩”
7月中旬,慧妹走访城区多条主干道发现多处垃圾桶内的垃圾根本没分类。在菱湖北路,记者看到一垃圾桶上明显标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字样,但打开桶盖却发现里面各类垃圾混杂。
慧妹就“是否会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弃”这个问题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多数人表示嫌麻烦不会把垃圾分类丢弃,垃圾分类需用多个塑料袋分装,不仅提高成本,做起来也费事。家住大观亭小区的“70后”方家文说:“分类扔垃圾有点费事,习惯顺手往
一个垃圾桶里扔。再说,小区就一个垃圾桶,怎么分类?只要不随地乱扔,不影响公共环境就可以了。”
方家文的担忧不无道理,慧妹走访发现,丢垃圾、运垃圾“大杂烩”的情况很普遍。在位于渡江路附近一小区,每栋楼下都放置了两个塑料垃圾桶,桶上几乎都没有分类标识。慧妹在小区楼下观察30分钟左右,大多数居民来丢垃圾时,也是随意丢进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会直接拿着家用垃圾桶倾倒。
不少市民吐槽:“扔垃圾时,笼统地将所有垃圾堆放在一起。这种处理方式看似比较方便,但是很脏,每次走过垃圾站都能闻到臭味。”
垃圾分类停留在表面
也有市民谈起垃圾分类时兴致高,还时常和朋友凑在一起争论。“尿布湿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瓜子壳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众多来自“灵魂”的拷问,让不少市民调侃:“自
打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吾每日三省,这是什么垃圾?”
年轻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注重环保,为啥在垃圾分类上却只心动、少行动呢?家住东部新城的“90后”龙玲玲告诉慧妹,自己和老公常加班,回家很晚,早上出门早,因此垃圾分类意识基本停留在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两类上,除了常见的塑料瓶和有害垃圾会有意识地分类外,剩下的垃圾都是“打包”处理。在她看来,垃圾分类非常有必要,也愿参与。
采访中,慧妹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将生活垃圾中各类可回收的废品攒起来,送到附近的社区垃圾站卖掉;而年轻人更关注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比如不是特别需要就不买东西,通过少购买的方式,减少一年内个人产生垃圾的总量。慧妹采访过程中发现,许多市民都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很多受访者表示,“如果以后真要分类了,要执行了,我肯定会好好做的!”
慧妹了解到,其实早在2017年5月,安庆市就在城区选择了9个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通过积分兑换调动大家分类积极性。相关部门也透露,目前安庆市垃圾分类还处于逐步推进阶段,也将出台了相关条例,制定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理各类专项规划,安庆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迟早会进入强制时代。
新闻推荐
夏季天气炎热,犬类动物容易烦躁,目前已进入犬只伤人的高发时期。7月10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1—6月份,接种狂犬病疫苗的...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