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新年如意”“阖家幸福”……声声祝福,包裹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讯远没有如今发达,电话还没普及,一些偏远地区通讯更加不畅。远距离拜年除了书信之外,最快的就是电报了。
“过去连电话都很少的时候,一到过年前后,通过邮局发拜年电报的很多。尤其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一天至少都是100多条。一般都是‘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等四字祝福,我们也会准备一些拜年祝福语,推荐给市民。”安庆市邮政局退休职工常玲告诉记者。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偏远地区在春节期间,电报还是重要的拜年方式。此外,明信片、贺卡拜年的方式也曾是过年时拜年的主角。之后,随着电话的普及,纸上的祝福转成真切的乡音,通过电话传到耳畔。
“我们全家都很好,也给你们拜年了,祝你们全家幸福。”大年三十下午6点多,市民徐丽华的手机响起,远在上海的表侄打来拜年电话,这个传统已经二十多年了。
“大年三十电话一响,就知道是他们打来的。每年大年三十,我们都通过电话拜年,问问家里的情况。过去用固定电话,现在都打手机了。”徐丽华说。
进入新世纪,手机日渐普及,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短信拜年又成了新时尚。
伴随着年夜饭的热闹和春晚的喜庆,此起彼伏的“滴滴”短信声,成为那个时代的春节记忆。
“那几年,吃年夜饭时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拜年短信,有一年因为全国短信集中发送,造成信息涌堵,信息发不出去,也接收不到,几十条信息第二天中午才陆续收到。”常玲说。
电报明信片拜年跨过山海、短信拜年一按即达,这些曾经最普遍的拜年方式都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渐渐消失和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视频拜年、朋友圈拜年。今年,随着手机流量的提速降费,拍个短视频拜年又解锁了2019年拜年新姿势。
“轩轩,看镜头,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猪年大吉’。”在母亲吴阳的指导下,今年7岁的轩轩对着手机镜头,拍摄了一段拜年短视频,随后,吴阳将短视频发送到家庭群和朋友圈,立即引来十几个亲朋点赞。
“现在手机功能强大,网络又比往年好,上传视频的速度很快,费用又不高。和往年图片和短信拜年相比,个性化的短视频拜年加上了配乐和表情,更生动,更喜庆,也更有纪念意义。”吴阳说。
记者发现,个性化视频拜年已成为2019年新时尚。通过手机APP,在视频里添加猪年特有的表情和春节元素,年味十足,成为很多人拜年首选。而在某短视频平台,以“拜年”为话题的短视频的播放量更是达到5.8亿。越来越多样的拜年方式、不断更新的拜年花样,让人们体会着不一样的年味,也感受着时代巨变,而不变的却是那份心意和情感。
新闻推荐
□记者王虎2018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今年29岁的舒畅报名参加了迎江区驻外招商队伍,在...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