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沈永亮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举全市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逐月调度经济运行,开展“双四”专项行动,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致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年来,安庆市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园区改革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预计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308.1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亿元、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00亿元、增长11.5%。
招商引资掌握发展主动
2018年11月份,全市5000万元以上新签约待实施的项目共计56个,投资总额112.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6个,投资额101.73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投资额52.85亿元,新签约项目主要围绕首位产业展开。2018年前11个月,全市5000万元以上新签约项目346个,总投资额872.78亿元。
预计2018年全年,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80.5亿元;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8个,投资总额1063.7亿元。其中,首位产业201个,投资总额574.398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24个,投资总额376.54亿元;10亿元首位产业项目12个,投资总额176.23亿元。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工作无疑要被摆在突出位置。2018年,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事,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六个文件,顶层设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营造“大招商”格局、强化“大统筹”举措、突出“全覆盖”考核。
除上级文件规定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外,所有领导干部和所有部门都要直接参与招商引资。市级领导每月率队外出招商不少于2次或不少于5天,县(市)区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5天,分管领导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10天……这一切构筑了“市级领导领衔招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主攻招商、专业人员驻点招商、企业以商招商、全社会安商亲商”的大招商格局。
市级领导、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领导每月报送招商信息,建立招商人员视频签到系统;创建并运行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平台,统筹推进项目信息;整合市直部门及宜城板块各区力量,实行捆绑招商,形成合力;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统筹利用全市资源,促进重大项目跨区域落户。安庆市还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大幅提高招商引资绩效考核权重,加大对业绩突出的单位奖励力度,支持鼓励各地出台项目引进第一引荐人奖励政策。考核激励覆盖所有参与招商的单位和个人,让真招商的单位和个人得实惠、有干劲。
市委、市政府号令一出,全市上下齐动。38名市级领导领衔外出开展“点穴式”招商,129名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119名分管负责人主攻招商,127个驻外招商小组、383名驻外招商人员专业招商,市内骨干企业以商引商,全市招商队伍、招商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当前,全市招商引资形势,可谓‘领导带头、全员出动、声势空前、力度空前、氛围浓厚’。”2018年12月2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君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招商工作扭转了近年来的被动局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2018年前11个月,全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99.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8%;开工项目235个,完成年度计划的95.1%;竣工项目169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在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需要重大项目支撑。经济发展项目化推进,这是共识。2018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安庆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主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提升经济硬实力、发展支撑力、项目带动力,使得全市优势产业和首位产业不断培育壮大。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路灯“歪着头” 行人很担忧 有关部门:与责任单位联系,尽快维修
2018年12月31日,市民钱女士致电《安庆晚报》热线:在云珠海棠湾小区西侧的道路上,有一盏路灯长期处在“罢工”状态,且灯罩与灯...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