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菱湖北路一红绿灯路口,一名中年妇女不顾自身安全,穿梭在车流中,趁着车辆停车等红灯的时间,走上车道发放广告卡片,过往车辆均避之不及,不时还有车辆鸣笛警告,极易引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安庆晚报》12月4日)
车窗插广告是另一种看得见的“牛皮癣”,追根溯源,这个行当成本低、见利快、风险小,雇几个大妈,花几十块钱就能“上路”;再加上流动性极强,玩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猫捉老鼠”的游戏,职能部门因人力、时间、取证等限制,在查处方面往往是“高举轻放”,很难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
从不少国家与地区的实践看,构建完善小广告治理体系对应着三个层面:一是行政管理到位,一旦出现新情况就会迅速立法跟进;二是强化行业自律;三是让社会监督发挥随时监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我们在治理车窗插广告方面,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行业自律或者是全民意识,都还相当薄弱,需要站在社会治理的高度去寻找出路。
整治车窗插广告是绕不过的当务之急,归根结底要依靠“严查重罚”这一剂“猛药”。这不仅有赖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而且需要每个公众“人人敢打”,向小广告开刀。当下而言,既要顺藤摸瓜打掉不法制作窝点,也要用“魔高一丈”的手段应变乱塞者的“道高一尺”,更要对违法信息“零容忍”一查到底、“零理由”按上限严处到位,真正让“牛皮癣”的制造者付出高成本,不敢以身试法。最为关键的,还是建章立制,为乱塞广告行为确立权责关系,以长效机制为顽症治理打开一个突破口。
我们在治理车窗插广告上并不乏技术,也不缺手段,关键是职能部门做不做、怎么做,这考量的是行政智慧和管理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方迪)迎江区教育部门近日制定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十不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