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计划经济,最能体现当时时代特征的就是那段时期发行的各种票证。对于老一辈安庆人来说,“凭票购物”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票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粮票,一直是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凭证。没有票证在那个年代寸步难行。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生活物资日益充足,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最初是从1953年开始的。到了1955年,国家陆续印发粮油票证,继而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地、县也都开始发行地方粮油票等,从此,五花八门的票证就这样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家住四照园街的荣秀云阿姨说,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还是只能凭票证才能购买商品,而门市部、供销社是商品供应的主要渠道。由于物资相对缺乏,很多商品的供应时间仅有几天,每逢春节等节假日前夕,各供应点都会排起长队,这也是那个时期的一大街景。在当时,蔬菜副食非常缺乏,进入冬季后,人们只能凭票证到指定的供应点把白菜、萝卜、土豆等买回家,储存或者腌制起来,以备过冬食用。
“那个年代,一个星期见不到油腥是常有的事,白面也很少,一个月能吃上几次白面馍就不错了,吃肉就更别想了,每逢过年过节,家里买回来一点儿肉,全家人都非常高兴。老人想吃点水果,市场上根本买不到。”今年82岁的退休职工詹文熙回忆说。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期结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工业和农业飞速发展,粮食和其他日用品日益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禽蛋蔬菜价格逐渐放开,商品市场日益活跃,老百姓可以进城自销农副产品,安庆城区的肉、蛋、菜类副食品开始不用票证就能买了,一些工业品也基本达到了供需平衡,逐渐不再是紧俏商品。从1984年开始,以布票为首的各种票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1992年,随着最后一种票证--粮票被取消后,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资缺乏时期。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资供应充足,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只要手中有钱,进餐馆品尝新鲜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鲍鱼、海参等高档食材也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追求吃好,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绿色食品等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服饰方面,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人们开始注重服饰的质量、花色等,开始追求品牌和时尚。着装成了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与修养的方式。
荣秀云阿姨感慨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物资从少到多、从劣到优的整个过程,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你看现在,商品丰富,供应敞开,价格放开,不再需要任何票证,想吃什么能买到什么,想用什么市场上都有。”
新闻推荐
市规划局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宗教事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管理的意见》,未经批准...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