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迎江区法院在推进家事审判改革中,以维护婚姻家庭、亲情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出发点;以保障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着力点;以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努力实现家事纠纷案结事了人和。
吐故纳新,创新审判方式
“我告诉你们,我儿子是否离婚我不管,但孙子是跟我们老林家姓的,必须判给我们!”
“汪法官,儿子一定要判给我,我老公家生活环境不行,判给他就是害了我儿子,那你可就是罪人。”
汪婷法官被争吵不休的当事人围了个严实。
这是一起离婚案件,林宇和韩爽小夫妻已分居数年,对离婚都没有什么异议,但对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却展开了激烈地争夺,双方互不相让。庭审时两人就不停地打嘴仗,这次干脆两家老人齐上阵,矛盾眼看就要升级。
汪婷看到这种情况,急忙安抚双方当事人,让他们稍安勿躁,并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调查报告。原来,因婚生子年幼,无法明确表达情感,为了查明孩子平时的生活状态,法官在庭审结束后,委托当事人所在社区的家事调查员走访了孩子的学校和居住地,向老师、邻居们了解到了孩子与其父母之间的相处情况。
“根据我们调查员的反馈,孩子平时确实是随韩爽一起生活的,调查员去了孩子的学校,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一直由韩爽和外婆接送。”汪婷跟当事人说起调查结果。
“对啊,孩子都习惯跟我在一起了,还是判给我吧。”韩爽迫不及待地对法官说。
“别急,我们调查员还了解到,你曾经几次阻止孩子与爷爷奶奶接触,甚至有报警记录,这样可不行,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对他来说,父爱也是不可或缺的,你爱孩子的心无可厚非,但不能人为阻断孩子与父亲的联系,这样对他太残忍。”
看着林宇和韩爽互不服气的样子,汪婷叹了口气,这下可真难办了。如果简单套用法条,将孩子简单判归一方抚养,双方的矛盾激化,必然会产生一场“夺子大战”。
离婚诉讼中关于子女抚养问题,在父母双方均有抚养的强烈意愿且条件相当时,法院如何判决?能否判决双方轮流抚养?对此问题,判例中出现甚少,现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也无明确规定。
汪婷充分评估了原、被告双方抚育子女的条件后,仔细斟酌、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最终判决林宇和韩爽以轮流抚养的方式照顾婚生子,既保证了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需要,又有了父母双方对孩子进行亲情关怀的机会和时间,满足了双方家人的感情需求。
据该院院长丁文军介绍,2016年6月,迎江区法院被确定为安徽省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后,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了《家事审判纠纷案件审判操作规程》等十余种文件,形成了内容全面、目标精准、措施有力的制度体系。配强审判力量,选拔2名骨干女法官、3名审判辅助人员组建家事审判团队,集中审理家事案件。完善硬件设施,重新设立了符合家事审判特点的审判工作区。优化家事诉讼审理流程。贯彻调解优先原则,积极试行家事案件调解前置制度,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阶段诉讼调解工作;加大法官依职权干预力度,对当事人确实难以举证的重要案件事实,依职权调查取证。一改往日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模式,更加重视当事人的身份利益、人格利益和情感利益。并从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医疗卫生、高等院校等组织机构选聘了一批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和业务素养的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和心理疏导员共6人,借助专业力量助力家事案件审理。家事“三员”已参与了20余起复杂案件的调解和调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16年6月到2018年7月,迎江区法院共受理家事纠纷案件641件,结案595,结案率达92.8%。其中判决227件,上诉20件,上诉率仅有3.4%,无一涉诉信访;调解或经法官调解后撤诉的共348件,调撤率大大高于民商事案件平均调撤率。
抽薪止沸,挽救危机婚姻
2018年初,迎江区法院受理了一起十分“和谐”的离婚案。夫妻双方看不出任何争吵的痕迹,要求法院赶紧判离。正当家事审判团队法官汪婷疑惑不解时,这对夫妻的儿子小吴找到了她。
“虽然我爸妈没告诉我要离婚,但我早就发现他们有问题了。”刚满18周岁的小吴情绪低落,“他们平时在家很少聊天,搞得家里气氛很压抑,不过我爸妈都对我好得没话说,甚至约好必须等我考完大学再离婚,生怕影响我学习。我还是想要一个完整的家。法官,你能让我爸妈不离婚吗?”
听完小吴的话,汪婷似乎找到了突破口,这对夫妻最看重的就是孩子,且没什么大矛盾,于是决定再为这对夫妻安排一次调解。
“哎呀,法院还这样温馨。”一走进迎江区法院特别为家事纠纷案件当事人准备的家事调解室,程大姐情不自禁地感叹。淡蓝色的墙面上点缀着海风白沙三联浮雕油画,柔软的抱枕躺在米色的沙发上,还有绿植、落地台灯和电视机。清雅的布置,让当事人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我们以前感情一直很好的,可不知不觉地就没了共同话题。”
“我倒是想跟你说话,可是天天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还得做家务,我有时间跟你聊天吗?”
在放松的环境中,两口子终于打开心扉,开始向法官诉说心里话。“我和我们家老吴其实没什么矛盾,就是说不到一块去、过不到一起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家围着孩子转,我们之间除了孩子已经没有共同话题。培养孩子成年了,我们没了共同目标,自然也就想散了。”程大姐说。
法官敏锐地捕捉到了夫妻俩话语中的遗憾和懊悔,“所有家庭关系中,夫妻是伴侣,两人关系至关重要。很多夫妻在孩子诞生后,不知不觉就忽略了对对方的关注和关心,孩子成了夫妻之间的‘第三者\’。殊不知,对孩子来说,父母之间长流不息的爱,才是最好的滋养和教育。”
“你们现在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成才,自己也能放松一下了,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么多年磕磕碰碰的都没有大矛盾,现在放弃了,太可惜!”法官耐心地劝导着,两口子默默不语。
“聊这么久大家也累了,不如我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家事文化长廊吧。”法官热情地发出邀请。
在迎江区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所在楼层的廊道上,展示着以“家风、家训、家教”“家和万事兴”等主题的文化墙。法官边走边说,每个故事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看,这幅画像不像儿子小时候给我们画的全家福?”程大姐驻足在一幅画前问丈夫老吴。这幅画以简约线条勾勒出家的造型,一家三口满脸幸福,其乐融融。程大姐回味着家庭生活中幸福的点点滴滴,与老吴相视而笑。法官知道,这次调解成功了……
为了让当事人在宽松的氛围中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处理家庭纠纷,除了家居风格的家事调解室和家事文化长廊外,迎江区法院还设置了各具特色的圆桌法庭、心理疏导室、亲子母婴室等,营造出浓郁的亲情文化氛围,以缓解当事人的对立情绪。
钱丹昕法官告诉记者,迎江区法院适当放宽婚姻家庭案件的审限限制。试行婚姻冷静期制度,给予可能存在“冲动离婚”“赌气离婚”情形的当事人以充分的冷静时间;同时,积极组织这类当事人当面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适时施以“情理”之惠、“法理”之惠,力争打开双方心结,为彻底化解家庭纠纷和修复家庭成员心理创伤提供条件。两年来,家事法官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当事人的诉求,与当事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让近20对夫妻重归于好。
和衷共济,解决群众困难
在安庆市孝肃路双井社区,有一户特殊的家庭,女儿小玉患有智力残障,家境贫寒、母亲早逝,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生活辛苦,但父女两人苦中作乐。原本以为父女俩能平安终老,可天不遂人愿,一场来势汹汹的疾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打破了小玉的平静生活。
小玉失去了精神支柱,生活也无法自理,病情随之加重。雪上加霜的是,小玉的亲属之间因监护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小玉面临着无人监护的困境。无奈,小玉的姑姑只好向社居委求助。
2017年12月22日,法官们专门来到设立在社区的“家事法官工作室”,召开为小玉解决实际困难的协调会议。孝肃路街道办事处、司法所、辖区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小玉的亲人悉数到场。
会上,法官就指定监护人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向小玉的姑姑做了详细介绍,对监护人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义务进行了告知。听完法官的解疑释惑后,小玉亲属心中的顾虑彻底打消。小玉姑姑当场表示愿意承担起照顾侄女的责任,并承诺今后会好好照顾小玉。
了解到小玉每月有低保和重残补贴、重残生活补助,但还是不足以支付其住院费用后,法官与社区负责人一行来到医院,协调小玉住院治疗的有关事项。医院在充分了解小玉的家庭困难和住院所产生的费用问题后,表示会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协同各方共同关注和帮扶小玉的后期治疗、费用控制和社会救助,小玉的困难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下好了,小玉以后总算有着落了。”办完小玉的住院手续,小玉姑姑由衷地发出感叹,并不停地向法官、社区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据介绍,迎江区法院于2017年6月30日在孝肃路街道双井社区挂牌成立了安庆市首个家事法官工作室,每周派驻一位家事法官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将家事审判改革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工作室以基层社区组织为基础,具有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法律宣传等职能。其运行以来,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处理各类纠纷案件30余件,化解重点矛盾纠纷和群体纠纷12次,真正将法官工作室打造成沟通民意、了解民声、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周瑞平丁芳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夏菲记者周国庆)以前,当事人起诉,需要先到法院立案,获取案件受理通知书后到银行足额缴纳诉讼费用,然后把银行出具的...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